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作之不止,可以胜天

作者:赵锦花 发布时间:2018-05-28 09:39:57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所有的成功没有秘诀,贵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前不久,外卖小哥雷海为一路过关斩将,力克北大才子,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雷海为用13年对诗词的坚持,终于在舞台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明人杨梦衮曾说:“作之不止,可以胜天。止之不作,犹如画地。”世上的事,只要不断努力去做就能战胜一切、取得成功。如果停下来不做,那就和画饼充饥一样,永远达不到目的。雷海为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外卖员,但他有自己的“诗和远方”,生活艰难却不苟且,他把《唐诗三百首》揣在怀里,行走在外卖的路上。“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他自信人生的“定场诗”。

  “惟在常久不废,即有深功。”一切辉煌背后都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任何人都不例外。孔子深知《易经》微言精义,便愈探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韦编三绝足见其功;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为写《三都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用十年的努力书写了“洛阳纸贵”的辉煌;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按照范仲淹对其“儒者自有名教”的建议,苦读《中庸》,遍读佛学、道家之书,经过多年“悟道”,自成一家。

  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坚持下来的终究不多。如果总盯着名利,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想要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无异于痴人说梦。

  坚持学习永远是每个人所必备的品质,更是党员干部必修的功课。“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但学无坦途又无捷径,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这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毛泽东同志把读书作为最大爱好,“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周恩来总理告诫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陈毅元帅留下名言,“要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常怀“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能力不足”的忧患感,以“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的紧迫感,真学深学,常学长学,学到真知识,学出真本领,这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态度,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一些同志却在前进的道路上忘记了初心,半途而废,甚至空留“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遗憾。有的把学习理论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践行中却静不下心,吃不了苦,在最好的年华虚度光阴,难怪“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有的始终抖不掉身上浮躁的尘埃,在练兵备战的学习研究上练虚功、耍花枪,致使看家本领总在“一年级”水平徘徊;还有的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学一套,做一套,降低要求,放弃原则,在自我放纵中背离党规党纪的要求。

  找不到坚持学习的理由,缺乏为之一搏的动力,前面的“山”就永远难以翻越。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勇敢探索、坚持攀登,才有可能欣赏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金一南为写作《苦难辉煌》,历时15年,做了200多万字的笔记,读了500多本书。

  不怕无能,就怕无恒。毛泽东同志曾讲:“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应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境界、一种政治责任,不断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学习本领,提升工作能力。唯有如此,才不会虚度自己的芳华,成为强军路上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作者单位: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服务局)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