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大漠深处,一生追寻一个梦

作者:姚春明 程果 胡旭 发布时间:2018-05-14 08:57:04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某试训基地高级工程师赵煦

    民族复兴网编者按:前一段时间北京大学校长在致辞中因念错字的读音而闹得沸沸扬扬。其实,林校长根本不应该对北大的学生用哪个词,北大的学生还需要励志吗?需要励志的人是上不了北大的。再说,资源配置已被市场决定了,还用得着励志吗?对于北大的学生而言,需要的不是励志,而是放下身段,沉下心来,找到一件一辈子投身于其中的事情。

   自古英雄出少年,大凡有成就的人,并不是靠励志励出来的,而是跟着问题走,一辈子追逐一个梦,赵煦院士就是这样的。北大的学生,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小的二十岁出头,大的近三十,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找到自己应该干的一件事,那么他这辈子也就只能碰运气了。身价不菲而前景未卜,能不焦虑吗?所以自己的校长念错一个字便不依不饶的。

   今天,我们特从《解放军报》转载《大漠深处,一生追寻一个梦》,希望广大青年朋友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如何避免人生的焦虑。一些市场主义者很欣赏青年人焦虑的情景,因为这显示了那只“无形的大手”的魔力,但是作为我们每一个自己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也不能这样认为。

1.jpg

某型无人机放飞前,赵煦院士在机场一线指挥。杨军 摄

   初夏时节,空旷宁静的戈壁滩响起发动机的轰鸣声。

  轰鸣声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某试训基地高级工程师赵煦正在指导官兵检查靶机放飞前的最后工作。顺着这位年近八旬老人的眼神望去,机场跑道上,一架无人靶机蓄势待发。

  “起飞!”指令传来,靶机高速滑行、腾空而起。目送着靶机飞向天际,赵煦开始了他在戈壁滩上54年如一日的工作。

  “我这一辈子就有一个梦想,把中国的无人靶机研究好!”在赵煦的办公室里,书架上泛黄的书籍和厚厚的靶机档案,见证着他几十年的大漠追梦。回望当年选择,赵煦由衷感慨:“人这一辈子能为国家干点事,是最大的幸福!”

  指控舱内,屏幕上闪烁的飞行航线,仿佛映照着赵煦的追梦航迹。

  1964年9月,赵煦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在周恩来总理勉励他们为祖国建设出力的感召下,那年秋天,赵煦放弃留京机会,只身一人来到西北戈壁深处的某试验训练部队。

  “黄沙漫天的戈壁滩、空白的无人机领域、紧迫的试验任务需求、急缺的科技研究人才……”一谈到党和国家需要,院士的说话速度明显加快;一说起无人机,老人更是如数家珍。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还没有无人靶机。没有靶机,武器再好也定不了型。这是摆在那一代航空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开疆拓土,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挑战、担当和汗水。赵煦和团队成员拿着本、笔、卷尺、万用表,趴在飞机上一点一点测量,手工计算设计模型。

  1966年12月6日,“长空一号”无人靶机首飞成功。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无人靶机。

  科研的路是漫长的,更需要不断突破前进。随着航空武器快速发展,一种更真实的靶机成为制约武器试验的瓶颈。同样性能的靶机,在国外需要花费上千万元。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努力的方向。”赵煦大胆提出把已退役的某型飞机改装成无人靶机的设想。

  经过数千次试验验证,退役多年的飞机被成功研制成全尺寸、实体型、高亚音速靶机。

  “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成功,除了认真还是认真。”又是千余个深夜、几百个通宵,赵煦带领团队用4年时间攻克国外8年才解决的技术难题,超音速无人靶机一飞冲天……

  多年来,在赵煦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大型无人机实现了跨越发展,一条集研制生产、试验试飞、提供使用、质量保障于一体的中国特色无人机发展道路已经形成,一支新型作战部队逐渐成型,多名专家和高层次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新时代要有新状态!”近年来,看到国家和军队改革发展不断向前迈进,赵煦既感到欣慰,又感到重任在肩。

  激情不与岁月老,信念且随年华坚。赵煦的学生说,现在赵老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晚上、周末他常常像上班一样来到办公室,保持着年轻人一样的激情干劲。

  科研不停,脚步不止。前不久,某新型靶机在赵煦和团队的努力下研制成功,为新装备试验提供了更贴近真实战机的全新靶标。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