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百年“打鱼灯”习俗重焕生机

作者:叶茂 林梦娴 杨佳佳 发布时间:2017-09-25 10:57: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    |  

  夜幕降临,福建福鼎市白琳镇翁江小学里响起了一阵锣鼓、唢呐、二胡和笛子声,数十名村民擎着自制鱼灯道具,在操场上翩翩舞动,摆出鲤鱼跳龙门、鱼结队、鱼戏珠、云里月、转太极、祝太平等多个场面,活灵活现。

  “操场上‘打鱼灯’的青年人都是自发组织起来学习的。”看着一度濒临消失的翁江“打鱼灯”习俗重焕生机,77岁的鱼灯制作匠人陈玉生满脸笑容。

  村民柳长征是“打鱼灯”学习的组织者之一,他说,自己是看着鱼灯表演长大的,那时鱼灯所到之处,家家放炮,代表平安赐福,年年有余(鱼);现在,他们自发学起打鱼灯,就是要让这个表演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

  鱼灯习俗始于清初,盛行于清乾隆至民国年间,流行于福鼎市秦屿、白琳、店下等周边沿海村落。“鱼”与“余”音同,在传统习俗中被视为吉祥物,常用来比喻富余、吉庆和幸运,表达了人们追求富裕生活、憧憬家境殷实的良好愿望。

  陈玉生告诉中新社记者,人们将这愿望形之于更为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打鱼灯”,由此形成极富海边渔家特色的民俗文化。

  翁江“打鱼灯”系福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200多年历史,其高超的制作技艺和丰富的鱼样种类,使其在福鼎显赫一时。墨鱼喷烟雾,龙虾全身会活动,鳌头嘴里飞出白鸽,蚶、乌龟等造型,均是翁江鱼灯的独创。

  为当地老人津津乐道的,是传统“打鱼灯”表演的舞法多达30余种,有“鱼结群”、“云里月”、“祝太平”、“上天太极”、“下地太极”、“双鳌寻珠”、“鲤鱼跃龙门”等等。

  在翁江“打鱼灯”表演中,每队鱼灯至少在12人以上,前后是两盏“青赤鳌鱼灯”,称为“鳌头鳌尾”;其次是“红黑鲤鱼灯”,称为“金银双鲤”,这四盏灯是每支鱼灯队必不可少的。其间再穿插其它不同种类的鱼灯,以鱼珠动作为指令,组织各种舞法。

  相传,当年翁江鱼灯在表演“鲤鱼跳龙门”时,经过祠堂门口,曾有舞灯高手在祠堂外将鱼灯抛向大门顶,从空中抛进祠堂;舞灯人自己则从大门进入,在祠堂内平稳接住从空中坠落的鱼灯。

  谈起过往的“打鱼灯”盛景,陈玉生总是特别自豪,“最多的时候,我们做过48种鱼样,没有一种重复。”

  翁江鱼灯传承至今已是第五代,陈玉生说,在“打鱼灯”最辉煌的时期,演员们在舞动中可以完成“鱼戏珠”、“鱼拼字”、“鲤鱼跳龙门”等36种造型。

  然而,这项民间活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村中曾经表演过“打鱼灯”的演员仅剩下10来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已无法参与表演。陈玉生也成为翁江村现仅有的两位会制作鱼灯的匠人之一。

  想起鱼灯后继无人,陈玉生唏嘘不已。他说,已有5年没有做鱼灯了,全部都是手工活,做工细致,需要有很大的耐力,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学习的不多了。

  为了传承地方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当地政府将翁江鱼灯引入校园。陈玉生为学校无偿裱糊制作了20多种鱼灯道具,并以校外辅导员身份受邀进校指导学生舞鱼灯。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也慢慢“拾”起了鱼灯道具,自发组织学习。

  现年80岁的苏石连,是第三代鱼灯传人。在教授村民舞鱼灯的过程中,他还亲自下场舞了两场。只要有人请教鱼灯表演的问题,他都倾囊相授。他说,希望大家可以多学一点,将这门表演传承下去。

  如今,每逢重大节日,白琳镇的大街上都会看到一盏盏晶莹透亮、活灵活现的翁江鱼灯,为节日添上一抹亮丽色彩。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