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听来的故事(四)——人心在变

作者:田恩粿 发布时间:2018-11-11 16:52:41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9

  一天,郑老伯讲起早些年他在山西省听到的事。他早些年多次到过山西和顺、昔阳等地,在那里听到过一件事,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有一个河南籍的顾客,在冬天路过山西和顺某地,突然天降大雪,道路被雪封住,山高路滑。不能行走,行程耽搁了,又因为天寒地冻,又过于疲劳,病了好几天,身上盘缠花光了。店家不光没有要他钱,还给顾客请来医生看病,还资助他一些衣物和盘缠。临走时,客人只在店里留了一个名字,店家就让客人走了。也有人说店家,你不收他住店和吃住的费用已经够大度仁义了,还资助钱物,又是从未交往过的陌生顾客,以后会不会经过咱们这里都难说,你这恐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店家说,出门在外不容易,谁都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人帮助,住几天店,吃了几顿饭,没有给钱,那是客人确实没有钱,我多少帮衬一下,让他能够顺利回家与亲人团聚,也算是做了一点善事,是不用人家回报的。时间过了两年多,店家几乎忘了这件事了,可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陌生的顾客,进门就向店家致谢,说起两年前的事,店家才想起来,原来这位是自己两年前帮助过的那位客人。这位客人这两年一直没有机会经过这里,这次本来要往陕西去,有近路,可是为了感谢店家,绕道上百里,专门赶到这里来向店家还钱致谢。店家仁义厚道,客人知恩图报。

  在座的有位程老伯讲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分配到他们这里的一位女老师,姓马,家是市郊区的。当时他们这里的学校就是几间普通的民用平房。学校当时有两个本村的民办男教师。大队在学校给这位马老师腾出一间比较大的向阳的单独的屋子,做办公室兼宿舍,在院子的角落里专门盖了一个棚子,让马老师做饭、放柴用。晚上派了两个已经成为生产队劳动力的十八九岁的很勤快懂事的女孩给马老师住在一起作伴。也帮马老师做些家务。马老师是工薪人员,是挣工资的正式事业编制人员。按说,吃的粮食、面粉由国家按月供给,到公社的粮站上去取,需要自己按供给的标准自己掏钱。可村里却要求每个生产队分东西,特别是蔬菜之类,要给马老师分一份。马老师做饭用的劈柴由大队提供,马老师那里需要什么东西了,由两个女孩及时给大队里说。两个女孩白天照常到生产队里参加劳动,每天早晨留一个给马老师做饭、做家务,中午派一个女孩提前从地里回来给马老师做饭,每天轮流。这马老师原来接到上级的通知要到山区教学,心里有些担忧,自己从来没有到过山区,很怕生活不习惯。可是到了这里后待了一段时间,便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地方,乡亲们的热情好客,村里干部的悉心关怀,让他感受到了山区人民的真诚、善良、朴实,在这里没有人歧视自己是个外乡人,没有人歧视自己是个女孩子,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村里男女老少,见了她都很尊敬的喊她“马老师”。每到过节时,村里人做了什么好吃的,总会有人给她送,像粘糕,油炸糕,饺子,还有的什么用野菜做的稀罕东西都要送给马老师尝一尝。马老师也用自己的真情报答乡亲们。除了尽心尽力教学外,也利用课余时间、星期天到生产队里帮忙,利用阴雨天到群众家走访,帮着做家务,裁衣服。当时山区的男人以及男孩,都是用剃头刀剃光头,显得比较土气,不太文明。女人们,老年人挽簪,年轻的梳辫子。梳辫子很费事,干活也不方便,有时还容易把辫子挂住受伤。山区没有推头的推子,马老师利用回家的机会,跟着会推头的人学会了推头,学会了好几种给妇女修剪头发的手艺,买了两把推子,还有几种专门修剪头发的工具带回来。马老师利用闲暇时间,给男学生们推头,给女孩子剪头。大家看到马老师给孩子们修剪的头发很好看,很多人就找到马老师修剪头发。村里人平时在地里忙,就常常是在晚上或者阴雨天不能下地干活时到学校里找马老师去剪头。马老师从来不嫌麻烦。村干部觉得马老师这样太累了,就派人到市里又买了一些推头剪头需要的东西,让几个灵巧的妇女和男子跟着马老师学。很快这个村里的男人很少剃光头了,都留成了平头和有样式的头,小孩留成了学生头和娃娃头。岁数大的妇女挽簪,中年和年轻点的妇女留成了女士青年头,干活利索,又很好梳洗。周围的村子见到这个村的人的头发样式很好看,很多村子跑到这个村里找熟人修剪头发,学习剪头。有人开玩笑说,马老师的手艺带来了一场山区人头发上的革命。

  学校里需要干什么体力活,两个男老师就主动承担了,不让马老师动手。如果活比较大,或者两个男老师收拾不了,又怕耽误学生学习,就给村里说,村里派人来修,随着人口的发展,学校从原来的复式班,变成了单式班教学。现在的很多人,特别是市区的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复式班。在早些年,很多山区里的学校,特别是村子比较小,每年招收的学生数比较少的村子里,主要采用的是复式班的方式教学。为什么呢,因为由于教学班级的条件限制,很多时候没那么多余的教室,老师也不够用时,不得不采用的教学方式。同单式教学,就是把同一年级的学生合成一班,在一个教室内由一位教师教学教学不同。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课,同时组织其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做作业,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复式教学是由于一定地区的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或不平衡而产生的,它利于普及教育。复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由于学科头绪多,讲课时间少,教学任务重,因而备课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处理等,有更复杂的要求。

  后来单式班教学,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教学任务越来越重,但是马老师与乡亲们的关系一直保持得很好。有一次,马老师的父母到学校里看望马老师,也想了解一下马老师的生活以及环境情况。乡亲们知道马老师的父母来了,那个亲热劲呀,这家请,那家请,山里人拿出了自己最好的东西、用最热情的礼数招待,这个夸马老师,那个赞扬马老师。他父母后来说,真的没有想到山里人那么热情,那么真诚,孩子在那里工作,真的很放心。也打消了把马老师调回离家近一些的地方教学的想法。

  后来马老师结婚了,怀了孩子。村里的妇女们更是左叮咛右嘱咐,怎样保胎,注意吃什么,有的妇女提前给马老师准备鸡蛋,有的提前给未出生的孩子做衣服。村里有个木匠师傅,经过反复琢磨,给马老师做了一辆放孩子用的小车。当时村里没有孩子用的小车,这位也没有见过孩子用的小车,就是自己反复琢磨,做个孩子能躺在里边,也能坐的工具,这样马老师就不用一直抱着孩子,并且可以推到外边,让马老师一边给学生上课,孩子坐在或躺在小车里,放到教室里,或者教室外边,既不影响教学,又能看护孩子,不用担心孩子在炕上睡觉,会不会醒了掉到炕下,或者孩子在屋里醒了自己不知道。车做的比较大,有一米半长,一米宽,用圆形的树木做了四个轮子,里边有能够随时取下来的活动板,孩子坐的时候,把木板安上可以坐,躺的时候把木板取下来按到上边遮阳挡风。在现在看来比较笨拙,但在当时可是村里一个重大的发明。

  后来,到了七十年代,由于马老师家里特殊的一些原因,也由于县里工作上的需要,把马老师调回到了市郊区一所学校。临走的前几天,乡亲们每天把马老师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有的乡亲们,见屋里呆不下,就在院里坐一会,大家有说不完的心里话,马老师教过的学生更是一个个流着眼泪。临走的那天,马老师起了个大早,天还不亮就动身,村里派马车拉着马老师的东西和乡亲们送的东西,马老师一再叮咛村里领导,不要告诉乡亲们自己动身的确切时间,可是乡亲们还是知道了,有的跑到学校里送行,有的在马老师要经过的路上等着与马老师送行。马老师走到乡亲们身边一一与大家告别,最后,乡亲们把马老师劝说坐在马车上,乡亲们在路边和马车边站着哭,马老师坐在车上哭。马老师劝大家早点回去,一会还要下地干活,刚走出村子,这时有两个家长和几个学生跑过来,用口袋装着几个白面烙的烧饼,给马老师路上做干粮。干粮还热着,刚烙出来的。还有学生拿着一袋花生、板栗,送给马老师。还有一个学生拿着一幅画,送给马老师,上面写着天长地久。马老师和大家又哭了一会。马老师的车往前走,乡亲们就跟着往前走。已经走出了三四里地了,乡亲们还是不肯离去,在马老师和村领导的一再劝说下,多数乡亲们才停住步,最后村领导和一部分乡亲们把马老师送出二十里地,才依依不舍的停下。郑老伯说,那时的师生感情,乡亲们与马老师的感情,乡亲们之间的感情,村领导与乡亲们之间的感情,那时心心相印,水乳交融,现在的很多人是难以理解的。

 

  2018年8月28日下午,市区的学校里已经让老师们提前到学校上班两三天了,进行业务培训,提前备课,整理卫生,做好新学年正式开学前的准备。在市区里的某个学校里,学校让老师们整理自己的办公室卫生,然后自己备课。 这天下午我到这个学校里找一位熟人,这位熟人在学校是位教师,在三楼一个有六个人的某教研组的办公室里,这个办公室里的老师我不光都认识,其中还有两个老乡,过去多次打过交道,大家说话也就没有什么拘束,老师们打扫完办公室,备了一会课,几位老师就备课中的某一个问题进行研讨交流。一会话扯得远了,说到过去的人情味,在单位里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事,在座的有位姜老师很有感慨地说,自己原来工作过的学校里,人情味很浓。这位姜老师,今年五十岁,老家是太行山区的,从小生活在山区,上学也是在山区上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考入师范学校,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服从县里教育局的统一分配,到了山区某所中学任教。在刚参加工作时,由于自己性格比较腼腆,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说话,给学生上课经常会不由自主的出汗。于是就像农村里夏天在地里干活的人一样,肩膀上经常搭条毛巾,以便随时擦汗。有老教师就给他出主意,教给他练习敢说话的方法。第一自己要从心里有敢说的信心,第二可以到办公室里,或者没人的地方,对着墙壁、或者对着树木、空地,大声的说,大声的讲。当时姜老师任教的学校是寄宿制学校,每个老师有自己独立的一间办公室兼宿舍,上完课,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备课、休息。姜老师就按照老教师的主意,经常利用自己没课的时间,把自己备的课,面对着办公室的墙壁讲,也有时到学校外边的空地里,对着庄稼、树木讲。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说话大胆了,流利了,语言节奏的调控也好了,上课也不出汗了。肩膀上的毛巾也去掉了。姜老师也很感激出主意的同事。觉得这个办法在自己身上真的很管用,好像对自己是专门量身定制的。以后自己在教学上有什么问题经常向老教师请教。又善于动脑筋思考,积极钻研业务,业务上进步很快。以后在中考中,多次拿到全县的前几名。

  说到学校的人际关系,姜老师说,平时在生活上大家也是互相照顾,同事家里有什么事了,有人主动替课,还有的老师到家里帮忙。特别是老师们家里有婚丧嫁娶的事,大家更是尽力互相照顾。

  姜老师说到自己结婚时,婚前需要准备的事很多。为了让姜老师少受累,不影响教学工作,学校的后勤主任,带着后勤上的人,和学校当天没有课的部分身强力壮的老师,主动到离学校10多里地的姜老师家帮着打扫卫生,布置新房,准备结婚用的用具、蔬菜。结完婚后,姜老师把自己家里剩下的豆腐,粉条往学校拿了一些,学校后勤就添补了很多不够的东西,做饭菜招待学校的老师,姜老师就什么都不用管。这已是90年代了,这里还保留了山区人过去的淳朴,善良的民风。当学校外边以及其他单位的一些人不理解学校的做法时,学校里的答复是,结婚虽然是姜老师自己的事,但他是学校里的一名员工,是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在大家庭里,需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家才能和睦,家和万事兴,从这一点上讲,他的事,也是学校的事,他的幸福,也给学校增添了一份欢乐,他的工作,将来也需要家属的配合、支持和理解。学校帮助他,实质上学校也是在帮助自己。

  在山区,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地块比较小,水浇地和旱地的庄稼熟的时间不一样,学校组织老师们,分别对在村里有地、种庄稼的老师进行帮助收割,集中学校的壮劳力调课,互相帮助,既不耽误学生们的课,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又能帮助老师们收好庄稼,老师们收好了庄稼,就反过来又能专心的搞好教学工作,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这是真正的“双赢”,甚至是多赢。老师们尽管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但心里感到很热乎。

  当时,学校里哪个老师家里有了病,学校领导不光进行慰问,还从学校抽人帮忙照顾。某一位老师住院,由于家是外地的,家里人不能及时来照顾,学校派人在医院照顾很长时间,并且还给这位老师进行了资金上的补助,既帮助老师治了病,也让家人很安心。这位老师的亲人后来到学校感谢说:“你们比家人照顾的还周到。”

  哪位老师家里有亲人去世,学校不光进行慰问,还派老师到家帮忙,并且在出殡时,还派人进行搀扶,照看家务。

  办公室里有个王老师说到自己在原来的市郊某学校,1986年退休的老校长,心里充满敬佩。这个学校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时正是在六十年代国家生育高峰时期的孩子该上学,当时每个家庭一般都是四五个孩子,多的有八九个,他们村最多的一家有十三个孩子。每个一千人口左右的村子,每年需要上学的孩子有四五十个。为了适应快速增长的适龄儿童上学,村村有小学。原来每个县才有一两所高中,几所初中,很快发展到每个公社(现在叫乡)有一所高中,每个乡有三、四所初中。这个郊区的初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围三个村子联合建立起来的。当时每年招两个初中班,由于当时没有那么多老师,每个班都是八九十个人,到一九八二年,每年招四个初中班,每个班还是八九十个人,到八四年,每年招收六个班,仍然每个班八九十个人。有人说六十年代饿死了多少人,我们这里在那个年代人口却增长很快,最多的每家十几个孩子,也没有夭折的、饿死的。要不学校怎么能增长那么快呢?怎么年年扩班,年年人满为患呢?可见有的造谣者,竟然不会用嘴说话,是在用肛门说话!这位王老师说的激动起来,不由得也说出了几句粗话。他说:“如果这些造谣者当着我的面说这些话,我这个从不着急上火的人,也得抽他几个嘴巴子。这些人太可恶了。”

  接着王老师介绍,当时虽然学校的条件比较简陋,但是大家有一种好的传统,就是艰苦奋斗,就是时刻想着毛主席教导的为人民服务,怎么把学生教好。学生和老师每天中午自己带干粮,学校负责烧点开水,就这样,学生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升学率在全市几十个初中里经常是一二名。考上市一中的学生每年有几十个。市一中的老师一旦自己班里分到了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很高看的。这些学生,学习刻苦,从不惹事,身上带着一种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阳光。这些学生高中毕业后几乎全部考上名牌大学。后来中专直接从初中生中招生,中专、高中的招生考试,用同一张试卷,全市统一组织考试和评卷。当时,考中专的分数比上一中的分数还高出很多,因为当时人们觉得考上中专能够早点工作,特别是一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家长,愿意让孩子早点考上中专,考上了中专,就成了国家工作人员。因为当时全国的大中专毕业生,国家统一分配。所以要求上中专的人特别多。还有的学生和家长,担心现在学习好,但是到了高中,竞争很激烈,学习也很繁重,怕万一上三年高中后,会不会由于各种原因,到时候考不上大学,不就把孩子耽误了。所以考中专比考高中难度大的多。有一年全市升中专名额二百人,王老师的学校考上了五十多人,占全市四分之一,市里其他几十所初中,一个学校平均才考上几个。当时市里其他学校的老师们,说我们学校是一批后来居上的“土八路”。当时学校里的几十个老师,有一半多是当时的民办教师,学历是初中、高中毕业,或者是六十年代的“老高三”毕业生,没有上过师范学校,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还有一部分是六七十年代的小中专毕业。师资力量应该是很薄弱的。但是就是这样一群学历不高的人,校舍占用的也是普通的民房,非常简陋,而战斗力很强,创造了全市升学率最高的神话。当时学校里也没有什么严厉的制度,对老师的管理不是靠制度来卡人,而是很人性化,哪个老师家里有事了,请几天假,也从来不会说扣什么钱的事,不光不会批评老师,反而学校会更加关心这位老师,询问需要不需要学校派人帮忙。校长说,咱们老师都是很有责任心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请假的,请假的老师不应该受到批评。如果对家里有事的老师过不去,学校领导就是“二百五”,那样的话就等于是往老师们的伤口上撒盐,是不人道的。人的心都是肉长的,人和人的感情是相互的,家里有事请假的老师,更应该得到关心和照顾,才能使他们得到温暖,有信心度过难关,然后振作精神,搞好工作。学校从不像现在的很多学校里,今天检查教案,明天检查作业,一会查岗,一会开会。学校信任老师,老师凭着良心干活。

  当时学校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收入。不像现在,国家按学校学生人数发给办公费。平均到每个学生人头上,一个学生对应的一年办公费好几百,当时学校里只有几个周围的企业给一点赞助费。就这样校长每年暑假给每个老师发二百元钱,让自己结伴到外地学习旅游。现在听起来二百元不多,可是在当时,每个人每月的工资才三四十元钱,国家的物价很稳定,坐几百里地的火车,车票才几元钱,住一晚上宾馆,才五毛到一两元钱,进个旅游景点、公园,很多是不是收费的,有的收费的才收费五分钱到一两角钱,看场电影,花一角钱。大家在四五年的时间里,利用暑假走遍了祖国的主要城市,景区,除了新疆西藏青海之外的每个省份。有人说,让大家自由外出游玩,是否和教学脱节,老校长说,我们的老师平时忙于教学,没有时间外出,假期即使串串各地的景区,也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既是休息调节,也是了解社会,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老师自己的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给学生讲课,也才会拓宽思路,内容讲的更到位。另外,要相信老师们的觉悟,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和地方,他们是一定不会放过的,会千方百计的把知识学到手。还真是,有老师到苏州,专门观看了几处苏州园林,还照了几张苏州园林的照片,回来后再讲苏州园林的课文,那真的就很精彩,把自己的感受、体会结合课文讲出来,就是不一样。还有的老师到上海,专门参观了当时很有名、教学改革最早的上海育才中学,在学校里看到了一些学生的作业,还走访了部分在这个学校上学的学生,以及这些学生的家长,看了这些孩子们的书包和假期的作业,听了这些学生和家长的介绍,对上海育才中学的教学以及对学生的管理,都有了很真切的感触。通过了解,他们认为,在当时,育才学校真正的是以人为本,不搞题海战术,而是让学生真正的接受知识,消化知识,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课堂上学生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在课下很轻松。可是成绩很好。当时有很多学校把学生和老师搞的精疲力尽,老师拼命的印资料,因为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多卖的现成资料,主要靠老师用钢板刻写印出来,老师很费劲,学生也叫苦不迭,靠题海战术、疲劳战术提成绩。而育才学校靠科学的教、科学的学习提成绩。老师回来后,不光自己改进教学,还把育才中学的有关经验介绍给其他老师,带动其他老师一起探索,学校教研气氛浓厚,课堂上出现了很多的令人耳目一新又很见成效的做法。像语文、历史、地里教材上有的很多地方,老师们都到过。大家一路上了解人文地理,了解风土人情,了解历史文化,收获满满。让老师自己结伴外出,第一大家不受限制、约束,比较自由、舒心,外出本来是件开心的事,在和自己说的来的人在一起,共同语言比较多,会更加舒心,同时也互相之间有个照顾,如果硬让脾气不一样的人或者有隔阂的人在一起,会很尴尬,影响旅游的情趣。学校要求一般最好是三到五个人,不要单独行动。结果发现每次回来,大家都很尽兴,学到的东西很多,干劲更足了。当时有的老师偶然家里没有人照看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带到了学校,校长从不批评。而是帮着老师照看孩子,甚至给孩子买东西,老师们的心里觉得很暖。

  很遗憾的是,自从老校长退休之后,学校已经换了几任校长,风气全变了,制度卡的很死,人性化没了,简直成了狼性化,校长们越来越任性,权利越来越任性,什么都是扣钱,批评,结果下边心里不服,怨声载道,民声鼎沸,学校成了乌烟瘴气、上下离心的地方。

  在八十年代往前,大家对学校都有一种信任感、依赖感。有什么事都愿意给学校说。对学校的工作也很上心,很卖力。大家真的觉得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在一个学校里工作的同事就是一家人,上下关系和睦,互相信任,风气很正。姜老师说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那时在单位里感到很温暖,有了困难大家帮,有了问题大家一块想办法解决。有了快乐的事,大家一块分享。

  现在的很多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那种亲情越来越少了,人与人之间关系淡漠了,老师与学校的领导之间成了雇佣关系。甚至在某些学校,老师与学校领导,成了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社会上有流传多年的顺口溜:,

  教师的生活现状

  校长贵族化,

  领导多员化,

  教师奴隶化,

  学生祖宗化,

  人际复杂化,

  加班日夜化,

  上班无偿化,

  检查严厉化,

  待遇民工化,

  翻身是神话。

  满腔热血把师学会,

  当了教师吃苦受罪。

  急难险重必需到位,

  教师育人终日疲惫。

  学生告状回回都对,

  工资不高还要交税。

  从早到晚比牛还累,

  一日三餐时间不对。

  一时一刻不敢离位,

  下班不休还要开会。

  迎接检查让人崩溃,

  天天学习不懂社会。

  晋升职称回回被退,

  抛家舍业愧对长辈。

  囊中羞涩见人惭愧。

  百姓还说我们受贿,

  青春年华如此狼狈。

  甚至有的学校老师和领导关系紧张,就像古文“周厉王止谤”里说的情形一样。

  虽然过去我也学过这篇文章,但是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回家后,我在网上找到了这篇文章的有关资料,再次进行学习,有了新的收获。 现在辑录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下边是有关的一些资料

  周夷王死后,其子周厉王姬胡继位。为了改变朝廷的经济状况,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 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

  周都镐京的国人因不满周厉王的政策,怨声载道。大臣召穆公(又称召(音shào)公虎、邵公)进谏说:"民不堪命矣!"(人们已经受不了了,都在议论纷纷)周厉王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

  在周厉王的高压政策下,国人不敢在公开场合议论朝政。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用眼色示意一下,然后匆匆地走开,这就是"道路以目"。 周厉王得知后十分满意。对召穆公说:"我有能力制止人们的非议,他们再也不敢议论了!"

  召穆公劝谏周厉王道:"这是用强制的手段来堵住民众的嘴啊!这样堵住人们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条河。河一旦决口,要造成灭顶之灾;人们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远甚于河水!治水要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民要让天下人畅所欲言。"周厉王对此却置若罔闻。

  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 周厉王下令调兵遣将。臣下回答说:"我们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 并于公元前828年(周共和十四年)病死于该地。

  国人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便转而寻找太子姬静。召穆公将姬静藏了起来,国人围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竹书纪年》记载:"(国人)执召穆公之子杀之"。

  在大臣周定公、召穆公的劝解下,国人平息了一些怨恨,纷纷离去。 此时宗周无主,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这种政体,称为共和(一说由共国国君共伯和代行天子职务)。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关于"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两者相比,"共和行政"说较胜。

  国人暴动后,周厉王已无法回到镐京,太子静也不能马上继位为王。在这种形势下,召公与周公代行王政,并改称年号为"共和",史称:"周召共和"。

  《史记》记载,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开始记年记事,因此发生"国人暴动"、厉王被逐、"共和行政"的这一年,被视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由于周朝是一个由原始部落步入文明社会不久的早期国家,由氏族成员转化而成的国人,是维持周朝统治稳定的主要力量,国人暴动导致了周人中上层贵族与平民阶层之间的分裂,因而极大地削弱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尽管有短暂的宣王中兴,但周宣王之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最终被犬戎所灭。

  还有的学校里,领导对老师采用“克格勃的”方式,上下猜忌,人心涣散。

  在办公室里的一位唐老师说,现在某学校,没有人情味。有一个老教师孩子结婚,因为夫妻双方都是公务人员,本单位的几个不错的老姐妹,在学校上完课后,当时学校老一没有在学校,学校规定只请一天假,可以给当天值班领导请假就行。几位老师请了假去帮忙收拾,既没耽误课,又没有影响其他工作,老师自己加班加点备课批改作业,什么活也没少干,可是,老一回到学校后,不但没有对办喜事的老师进行祝贺,或者询问一下需要不需要帮忙,反倒在全体老师会上,把去帮忙的老师和孩子结婚的老师批了一会。说:“工作重要,还是帮忙重要?把事业放在一边,而去送人情,公私不明,是极端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这种情况今后不准再出现!”给老师们的心里留下了阴影。”

  某学校,某老师从小跟着奶奶长大,自己后来到市里工作,离家二百多里地,成家后,回家与奶奶团聚的机会很少。后来奶奶病逝,这位老师把自己的课调好,回家守灵。既是对自己的奶奶的一种告慰,也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慰藉,也给村里前来帮忙的乡亲们一种表白。这位老师给别的值班领导请了假,当时老一没在学校,值班领导问了这位老师的课调好了,不耽误学校工作,就准了假,早回家两天。可是老一回到学校后,以学校规定为理由,自己的父母,丧假7天,隔辈的亲人,丧假一天。打电话把这位老师批了一会,并且要求立即返校。把正在守灵的老师叫回学校上班。只准到出殡那天才允许回去。这位老师忍着巨大的悲痛,流着眼泪告别乡亲们,回到学校。这位老师的乡邻知道后,都在痛骂这位学校领导没有人性。过去学校有了这样的情况,都是学校主动给老师提供方便,课不用自己调,学校就安排了,现在自己调了课,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自己分内的事一点没有少干,也不能通情达理的给老师提供一个方便。让很多人的心都凉了。

  某老师家属在省会住院,需要做手术,这位老师与家人轮流陪护,回到学校把自己该上的课继续上了,并且自己找老师调好课,结果老一不安慰,说耽误学校工作,为什么就不能让家里别人陪护。老师解释,自己的丈夫在家是独生子,没有兄弟姐妹,家里父母年岁大,身体又不好,怕把老人再累坏了。老一说,咱挣着国家工资,就要以工作为主。这位老师已经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年,一直兢兢业业,平时从不耽误学生的一节课。而当家属有了重病需要安慰时,却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刁难,不光没有一点关心安慰的话,给以温暖,反而继续往老师的伤口上撒盐。这位老师在那段时间经常含泪坚持工作,然后在学校忙完了工作,和别人调好了课,再急急忙忙乘车到二三百里的省会去照顾亲人。就这样这位老师忍气吞声前后坚持了一个多月。别的老师听说这件事后,心里都很凉。有外学校的老师说,这位校长简直就不是人,连一点人味都没有,竟然这样对待自己的老师、自己的同事。

  今年国家在进行“扫黑除恶”行动,其实有不少的学校现在就是“黑窝”,是腐败最广泛的地方,是某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在进行文化霸权,利用学校老师们的软弱、利用学生和家长们的一些无知,进行欺凌。比如让学生订校服,每件校服里边有回扣;订资料,涉及到每个人不多,可是加起来数字却很惊人,对老师们的欺压,看似表面上是执行制度,是在打着维护学校利益的旗号,带着文明的面纱,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像社会上的黑恶势力那么明显,张狂,血腥,其实,学校的黑恶影响更坏,直接涉及到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学生上学有的手续不全,就要给校长送几千到上万元不等的礼金。教师评职称,要四处跑关系,送礼,评个中级职称要花费上万元,评个高级职称,花上几万元。权力失去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教师失去了主人翁地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打工者。这些都是在文明的阳光下进行着黑恶的交易。学校的黑恶、腐败涉及到整个社会,涉及到每个家庭。学校的黑恶不除,学校的腐败不除,社会是难以安定,人民是难以对政府信任的。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