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冼玉生 :梦断美利坚——在美华人血泪史

作者:冼玉生 发布时间:2018-05-10 08:26:04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944b47a282953c61eb0433aa8e50ce59.jpg

  来源:青年力

  “4月22日,加拿大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继前卑诗省省长简蕙芝(Christy Clark)对当地华人社群道歉后,对歧视华人的历史向华人社区发表正式道歉。尽管如此,仅仅依靠歧视(discrimination)二字是无法全面概括这一段华工的血泪史的,华工受迫的范围也不是仅仅局限于加拿大一地。”加拿大的排华法案《华人移民法案》颁布1923年,比美国的排华法案晚了41年。而加拿大对于华人公民权等基本权利的剥夺,也只是紧随美国其后罢了。

  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一个限制外来移民的法案——《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这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国会讨论期间,美国政客将周期性经济危机下大量失业的责任归咎于在美华工,而这仅仅是美国主流社会对于在美华工压迫的一个缩影而已。在美华工中很大的一部分出身于契约劳工,在遭受契约劳工制及资本主义制度的血肉剥削后,又再次遭受美国主流社会的舆论抨击与美国政府的压迫。

277adf2bba5151576f8788cf036e0a1d.jpg

当时污蔑在美华工的漫画

  契约劳工制是近代欧美国家对于人权的粗暴践踏的集中表现,其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比当时盛行的奴隶制更加恶劣。

  自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欧洲国家为了占有并开垦这片广袤的土地,开始逐渐从非洲源源不断地运送黑人奴隶以开发殖民地种植园及金银等贵金属矿产,奴隶贸易从无到有,逐渐盛行。

  18世纪末,伴随着(名义上的)自由平等思想在欧洲的兴起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扩张后亟需稳定的海外市场这一需要,欧洲几大殖民国家先后颁布了禁奴法令。但所谓的禁奴法令,与自由平等仅在名义上实现一般,它也仅仅在名义上实行了对奴隶贸易的禁止。另一种奴隶制的类似替代制度——契约劳工制开始盛行起来。

163778235101e9abc0b94303753e4891.jpg

奴隶贸易

  契约劳工制与奴隶制起源并不相同,此二者甚至曾在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中并行,后来奴隶制开始逐渐侵蚀契约劳工制,使得此二者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趋同。禁奴法案的实行,虽然改变了奴隶们的现状,但契约劳工的现状却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变。

  当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开始将中国作为过剩产品的倾销市场,以及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市场,他们往往以拐卖、诱骗等方式,迫使或诱导国人签署所谓的“契约”,这部分人即是其后被称为“猪仔”的契约华工,即是这些殖民者所蔑称的“苦力”(coolie)。

11102013c9a3d3145cc12e47313fbc13.jpg

赴美华工

  契约劳工制度具有奴隶制的性质。在契约期内,债权人可以任意驱使劳工,甚至转赠或出售给他人。伴随着奴隶制的逐渐废除以及欧洲国家殖民地的扩张,契约劳工制度愈发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契约劳工制”掠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大量的劳动力。每一个契约华工,可以为其卖主提供1倍以上(在部分时期、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4倍)的净利润。

  为了降低契约华工的“运输成本”,海运航商限制了粮食及饮用水供给,死于船上的契约华工往往占总比例的20%以上,在一些船上契约华工的死亡率甚至达到50%以上。尽管一部分契约华工会进行反抗,但资本家在利润的驱动及枪弹的支撑下,对这些反抗实行强硬的镇压。契约华工们称这些航船,为“海上的浮动地狱”。

  1860年,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其中“准许华工到外洋别地工作”这一条例使得在华“苦力贸易”愈发繁荣。为了更好的招募中国工人,1868年美国又促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蒲安臣条约》。其中“两国公民可以自由移民,自由进行贸易往来”这一条例,在其后更是掀起了“苦力贸易”的高潮。

f6d4f8576b17abc8b26a134516f8f06a.jpg

大量被欺骗的华工来到美国,美国方面却污蔑华工是不请自来的

  与此同时,在19世纪中叶,美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并形成了相应的劳动力缺口,大批契约华工被运往美国西部。契约华工价格的高涨,也促进了“苦力贸易”的繁荣。据不完全统计,自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百余年的时间里,走出国门的所谓“契约华工”总数在300万以上。一部分人撑过了浮动地狱来到美国,但等待他们的日子并没有好太多,除了恶劣的生活环境外,还有“雇主”无穷无尽的压榨。

  一部分契约华工即使在挣脱名为“契约”的地狱之后,生活也依然悲惨:工资往往只有白人的三分之一。尽管在美华工付出巨大的努力试图融入美国社会,但这种针对华工的文化偏见、种族歧视与压迫,并未因为华工的贡献而得以消解。

ca385674b660aac63ac12b55b8845401.jpg

对华人的丑化漫画

  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各地开始发生了所谓的“华工挤占当地就业市场”的情况。为了转移阶级矛盾,资本家将问题归咎于这些新来的、与本土美国人具有文化差异的华人身上。在针对华工的暴力乃至于谋杀发生时,警察往往束手旁观,连基本人权都没有保障。

  加州是排华的重灾区,据1856年《共和报》报道:

  “在过去的5年中,数以百计的华人,被侵扰本州的暴徒残酷的杀害,屠杀华人的事件几乎天天发生。可是,在这五年里,我们只听见过两三次把罪犯团伙送交法庭审讯的。”

  除了未能享受到如人身、财产权利等应有的、基本的权利外,在美华工还被一些州政府(尤其是加州政府)征收“人头税”“医院税”“提篮税”“警察税”等诸多苛捐杂税。

019848046aa7f6fcb86040c546aed85f.jpg

在美国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华人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必然在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失业率暴涨。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资本家及政客为了缓和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试图将经济危机引致的失业之责任归咎于华人,并将舆论引导向对华人的仇视,完全不顾这些契约华工大多是因资本主义国家的诱骗与拐卖来到美国并为美国经济作出贡献的事实。就这样,在美华工不仅是美国资本家的奴隶,还成了美国本土居民的出气筒。

0b6a3e6fe7581325f036b03b693aa664.jpg

暗指华人对美国社会渗透的漫画

  1869年5月,美国太平洋铁路完工。这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运输线为其后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这条铁路的建设中,华工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国内学者在对那段历史进行考述时曾指出:

  “中央太平洋铁路修筑时,“在塞拉岭开凿隧道的过程中,冬季经常发生雪崩,工地营蓬至少四次被雪崩冲落峡谷,死亡华工约有500至1000人之多。在东西两段展开筑路竞赛的最后阶段,华工创造了每天铺路10英里的空前记录。

  “华工的高强度、高风险劳动和他们所得的待遇是很不相称的。他们干的是险工,却与白种工人不同酬。白种工人每月35美元供食宿,华工26美元还不供食宿。华工全部没有人身保险。铁路当局根本不承担对工人家属的义务。”

  《中国人在美国》一书中提到了更令人恐惧的数字:

  “据现尚健在之老华桥所言,由罗省至夭马(Yuma)一段铁路铺轨工作,因天时酷热,中暑而死之华工达1万人。”

b48763b9cb279c72cf87446dee78c603.jpg

参与修筑铁路的在美华工与白人工头

  毫无疑问,华工在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建设上具有重大的贡献。但是铁路的修建并不意味着产业的立即发展。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凯恩斯主义的结果只是以未来的过剩掩盖当前的过剩。在太平洋铁路修筑完成后,大量的华工陷入了失业并涌入其他行业之中。他们吃苦耐劳,要求的工资较之美国人低得多,因此大量流入美国本土产业之中,并造成了当地人的大量失业。当大量美国人游行示威抗议政府失灵时,政府及失业的白人,便将责任都推到了当地华工身上,认为他们挤占了本土就业市场。

d01b0285cf96692813f0bc23b0748e74.jpg

  由于来美华工较为分散,在当地属于少数族裔,并且也没有余力及权利参与当地的政治生活,因此他们并未能有效地组织起来,反抗对在美华工的压迫。逐渐地,对于华工的歧视从私人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最先兴起于加州),并成为了一种种族主义指导下的政治正确。

  当时的美国,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在政党国家化的趋势下,都将矛头对准了来美务工的契约华工,排华运动从个别州的政治问题,上升至国家层面的政治问题,从私人层面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

  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米勒所提交的排华法案,并试图将失业及社会动荡的责任归咎于华人,指责华人不主动融入社群,与典型美国人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将这些社会矛盾的责任以种族主义的方式归咎于华人,乃至认为“华人不能吸收美国的传统,他们将继续移民,这将颠覆西方文明”,并以此为由通过了排华法案。后来,排华法案从美国扩展到了其殖民国及邻国,如菲律宾和加拿大等地,使得华工在全美乃至于美殖民地,受到了大范围的压迫。

b28c2050d05983fae695457e53505019.jpg

暗指华人不应该在美国的漫画

  1943年12月,鉴于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与美军的参战,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才签署了《马格纳森法案》,废除了针对华人的排华法案。但直至2012年6月18日,美国才对包括1882年通过的《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在内的一系列排华法案以正式立法的形式表示歉意。

  这些华人因受到诱骗、绑架登上了“奴隶船”,历经浮动地狱中的险象环生后,又在美国的工作与生活中遭遇了更多的压迫。这种压迫除了来自于资本家的血肉剥削和来自于主流社会的舆论谴责外,也同样来自于宣扬民主平等的美国政府,来自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无穷恶意。

​  编者按:直至此时,笔者才有些理解张纯如的痛苦所在

c7c25a001d7765b42122407763464ae3.jpg

  参考文献:

  王启民:《契约华工制的历史分期问题》

  刘卓、沈晓鹏:《从<排华法案>看美国移民政策中的种族主义》

  万晓宏:《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研究:1848—2001年》

  吴凤斌:《契约华工演变浅析》

  吴凤斌:《契约华工史》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