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李冬梅:缺氧不缺精神,61年他们与冰川对话

作者: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19-07-22 08:36:56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8c9229e072ed3940beeeacdb2a6a7de5.jpg

气象科技人员在1号冰川更换设备

  3543米!它是新疆海拔最高的气象站,也是国家一类艰苦气象站,直到今天,都没有通电。

  61岁!跟新疆在国家序列的105个气象站相比,它刚过甲子,却尚处壮年。

  它,就是位于天山“一号冰川”的乌鲁木齐市大西沟气象站。从呱呱落地的那天起,就有这样一群男子汉,犹如冰川之子般守护在它的身边,从痴情守望,到对话解读。他们,将荣耀书写在这个冰雪的世界。

缺氧不缺数据

0805d0da9898e5d812ae86abd4162e1c.jpg

赫赫有名的“一号冰川”气象站

   6月28日凌晨6点,站长买买提·阿布来提带着6名同事驱车从乌鲁木齐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行驶近4个小时来到这里。

  观测场位于天格尔冰峰山腰,冰川上的风又冷又硬,紫外线非常强烈,一进观测场,大家就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主站温度12摄氏度,湿度38%!”买买提拿着对讲机分享数据,两台电脑正实时监控主站和备站数据,以确保数据准确。

  突然,正在查看地温表的哈不拉哈提嘴唇乌紫、面色苍白,他慢慢蹲了下去,无力地趴在一个打开的工具箱上。身边的同事递过一瓶水,湿润了他起皮的嘴唇,休息一会,他又梳理起了线路……

45b72dc617a58986a0e439f905d514c9.jpg

更换仪器时实时监控数据

  这个气象站的数据,对天气过程的指示和预测作用非常重要,海拔高,受人为干扰非常小,是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的宝贵资料。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工作争创一流,是几代冰川气象人一脉相传的精神内涵。

延伸对话让我更懂你

  当天17点,空中飘起了细密的雪花,高级工程师普宗朝用无人机拍摄了14分钟方圆400-500平方米的冰川样貌。

  “这是我们第一次使用无人机!”据他介绍,站上自选了1号冰川的拍摄任务,通过对比冰舌位置了解气候变化,今年是第9个年头。

55feec63f334edd8a25cfd17a5186b67.jpg

更换不同深度的地温表

  随着信息采集、传输自动化技术的提高,2016年3月1日这个站实现了无人值守。常规业务轻松了,气象人对冰川的多渠道解读反而加深了。

  特殊的位置和完整的历史气象观测资料,对研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1号冰川地区的气候变化意义重大,在保护生态环境,为乌鲁木齐河中下游流域防洪抢险提供依据方面,作用凸显。

  普宗朝从2013年起就将视角转到这一层面,参与起草了《新疆天山1号冰川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2017年,他又撰写了《乌鲁木齐河源气候变化对“一号冰川”退缩及河流径流的影响》,引起政府和学界关注。

59a292724d5d1e67e2dc57cab8c4ce92.jpg

没有茶歇,午饭就这样解决

  作为一名资深的农气专家,普宗朝认为植被是保护生态的最好类型,高山草甸最具有代表性,今年他负责的《乌鲁木齐地区不同类型天然草场牧草产量及营养成分变化研究》在这里启动。

03dabe7b9a2fe799eb79d135f7a2b29c.jpg

气象科技人员在高山草甸剪草取样

  中国气象局沙漠气象研究所在这里设立了积雪、GPS水汽通量等观测仪器,为进一步开展科研及业务提供支撑。普宗朝他们成了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双眼。

  她的地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在科研方面蓄势发力,引人瞩目。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a54f2c77ab18914f32ac40de5bd4eb17.jpg

早年台站一览

  这个站地处中天山高寒地带,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60%。人们既要经受高山反应的折磨,长期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困难,又要忍受孤独寂寞和远离亲人的痛苦。2016年以前,生活用水要到40公里外的后峡去拉,大雪封路后只能靠融化冰雪解决;由于没有供电线路,用电只能依靠太阳能和油机发电。

3a35e024c4d6cfa721c69288591e9d41.jpg

历史上的旧照片

  尽管现在不用日夜坚守,但大家每月要去4次,最多去过13次,用来维护仪器、排除故障、取回数据。

  不一样的人,经历着同样的海拔,同样的山路,同样的故事。

  29岁的陈亮身高1.9米,是站上最年轻、最养眼的小伙子,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的他本来有更好的选择,却来到这里。

e7fd9cd7876674fc784432ca765d0663.jpg

  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秦大河曾到这里开展科研活动。

  “一般人可来不了这儿!”陈亮讲起刚来就经历的一次“下马威”。

  2018年元旦,他上山排除仪器故障,在距离站点10公里处遇到一块冰面,车刚爬上去就打滑,随后侧翻到30米下的悬崖,他惊魂未定地爬出车子,忍着疼痛爬到山上搜寻到通讯信号求救……此后每年11月到次年5月,这段10公里的道路必须靠双脚一步一步地丈量上去。

  “在山上,生活的圈子小了,扛担子的胆子却大了!年轻不吃苦,老了就吃不动了”陈亮调侃。

821114007fc729b15fdc837a064e0284.jpg

缺氧,不缺精神

  每个人的背包,都备着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每个人,都在这里找到了事业和心灵的归属。他们与冰川的对话,还将继续,还将深化。

  作者:李冬梅,《中国气象报》社驻新疆记者站;摄影:李继辉,《中国气象报》社驻新疆记者站。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