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舌尖上的海南——儋州峨蔓盐田

作者:陶枫 发布时间:2019-03-17 09:39:54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1.jpg

盐道。

-1.jpg

砚式盐槽,远处为盐房

2.jpg

盐农在晒泥场上泼海水

  海南,椰风海韵,是人们心中天然的印象。然而在这里——海南省儋州市峨蔓盐田,我却领略到一种别样的风景,接触到一段用舌尖记录的历史。

  峨蔓盐田,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盐丁村的沿海潮间带及附近区域,现存盐田(包括在使用和已废弃的),约3.6平方公里。所谓潮间带,是指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而智慧的先民,就是利用这种潮涨潮落,发明了“刮泥淋卤,晒海水为盐”的技艺,并传承至今。

  相传,宋代,盐丁村的李姓始祖自福建跨海而来,先落户三都(今儋州三都镇),后迁至峨蔓沿海,制盐、捕鱼谋生,后依托当地资源营建盐田。如今在盐丁村内,细沙、盐丁、灵返、小迪四个自然村仍保有盐田并延续着古老的制盐传统。

  灵返村,一大片红树林中间,一条由天然的黑色火山岩铺就的小路蜿蜒向前。这是盐道,是盐民往来盐田的必经之路,食盐成品也经此道运至村内,或村民自给,或转运至他处售卖。现存的盐道全长约1000米。脚下的火山岩小路像是随意码成的,石块并未仔细修整打磨,基本保持着原有的样子,大小不均、高低不平。盐民们如履平地、健步如飞,而我只能小心翼翼地、深一脚浅一脚地跟随其后,进入村子深处。

  这条盐道的拐弯处立着一块火山岩,盐民们称之为“盐神”。他们说是老祖宗们传下来的石刻。千百年的风吹雨淋,加之盐民们常年涂抹盐水、石灰等祭祀活动,石刻人像腐蚀严重,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我反复观察,才依稀看出了一个人脸的样子。

  走出红树林,也就是小路的尽头,豁然开朗,一大片精心平整过的岩石袒露在眼前。这就是“传说”中的盐田了。当地人介绍,所谓盐田并非指一块完整的场地,而是由制盐设施、配套设施及关联设施构成,整体上是一个复数概念。盐田内主要包括用于海盐生产的晒泥场、过滤池、蓄卤池、晒盐槽等制盐设施,辅助海盐生产的导引渠、蓄海水池、盐房等配套设施,以及与盐民生产、生活有关的盐道、风水塔等关联设施。

  眼前集中成片、大小不等、成百上千的盐槽,可谓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这些盐槽全部由火山岩打磨而成。通常是将当地散布的天然火山岩块削去上半部,然后顶面四周留出凸边,形成1至2厘米高的槽沿,将顶面中间反复打磨平整,形成可盛纳卤水的浅池。因其形似砚台,而被称为“砚式盐槽”。由于槽沿在长期使用中,受到磨损,因而常见槽沿有用白灰勾补的痕迹。

  与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砚式盐槽”相比,“铺砌式盐槽”就规整多了。它是将火山岩制成大小相当的长方形石条,再平铺砌成长方形浅池,并用石灰勾缝,以防渗漏。它的面积比砚式盐槽大,一般长约4米,宽3米左右。据推测,这类铺砌式盐槽的出现,晚于砚式盐槽,是随着增产需要而出现的,其容量相当于砚式盐槽的数倍之多,产量大幅增加。这种形状的盐槽已经非常类似近现代盐田的结晶池了。

  距盐槽不远处,一定有一块看起来湿乎乎的泥地。盐农介绍说,这叫“晒泥地”,是用来翻晒经海水浸泡而富含盐分的泥沙的场地。晒泥地中部,有一个直径大约1-2米的圆形土坑,这是过滤池,用以集中盐泥、过滤卤水。与它“伴生”的是大约半米深的方形水池——蓄卤池。过滤池一侧用火山岩堆叠的坑壁,为过滤池与蓄卤池所共用。过滤池底部一般铺着细竹或草编织的席子作为过滤器,细竹或草席末端从坑壁石缝隙中伸出,位置高于蓄卤池内卤水的最高水面,过滤出的卤水可顺势流入蓄卤池。

  盐民们在天晴之日的清晨,用桶将蓄卤池中高浓度的卤水打上来,倒进盐槽曝晒。通常下午二三点、至迟傍晚前就能晒成盐粒,收集起来放入盐房贮存。

  据史料推断,峨蔓在唐代就有盐田,此后历代中央政府多在此设置专门机构统一管理盐务。如今盐丁、灵返、细沙等盐田分产到户,归各村各户自己管理生产。

  “我们的盐不一样的,它可以治病的。上火牙肿,冲一杯盐水喝下去,管用!”盐民们自信满满。

  (作者:陶枫

  本文图片均为陶枫摄/光明图片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