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边关军人的家国情怀

作者:杨勤良 发布时间:2018-02-17 09:38:17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1.jpg

 

 

  近日,收到军旅作家徐明寄来的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边关军人》,红色封面,映衬着军人火红的心,书的外观设计很美,真是爱不释手。之前,我帮助徐明在微信公众号发过书中几篇文章,对这本书有所了解,洋洋20万字的纪实文学,再现了当代军人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读时心潮澎湃。

  本书的作者我尚未谋面,却已是心交知己。去年,文友冯长平向我推荐徐明,说这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是一位热血沸腾的文学执着者。徐明原是铁列克特边防连的战士,比我晚8年当兵,都有在部队通讯报道组写过“豆腐块”的经历,因此,交流沟通时有许多共同的语言。

  作者是这样描述边关军人的:到了新疆的人,才知道什么是苦,到了边防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真苦,不到北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不到边陲,你掂量不出“家国”二字的分量,数九寒冬,滴水成冰,呵气成霜,兵与冰构成了边境一道亮丽的风景。

  难忘峥嵘岁月,是徐明创作的动力源泉。退伍30年来,作者一直在做一件事,书写伟大的军人,讲述中国军人的故事。《边关军人》从男兵写到女兵,从新兵写到老兵,从战士写到干部,写他们的人生、情操、理想、爱情等,尽显军人风采,带着鲜血和热泪的精彩。就是战士的特殊战友——军马和军犬,作者也有笔墨染指,留下无声的惊涛骇浪。

  书中《钉马掌》那篇令人陷入沉思,军马为我们付出太多了,除了奉献,还是奉献。文章平铺直叙,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是紧扣读者心弦。军马“大红枣”承受的痛苦,都在战士们的疼爱下化为了云烟。

  边关军人的寂寞,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我们却能在徐明的作品中淋漓尽致地感受到。战士以夜空的星星为伴,以地上石头沙砾为伍,常年与世隔绝,皑皑白雪见证了边关军人的柔情,深山沟壑留下了他们巡逻放哨的身影。

  《西线女兵》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除夕之夜,一位在边防线的大山里待了4年的老兵很是寂寞,来到连部要通了军分区总机的电话。

  “喂,我是分区,你要哪里?”电话那头传来女兵柔和甜美的声音。

  “我在边防连待久了,过年了,能和你说说话吗?”值班的女兵任琼芳听到边防前哨战友的心声,眼睛模糊了。

  女兵给他唱了首歌:

  在那金色的沙滩上,洒着银色月光,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犹如梦幻一样,你在何处躲藏,背弃我的姑娘……

  动人的歌声从老兵紧握的听筒流进心田,他哭了。

  歌曲《小白杨》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小白杨》通过优美的歌声传遍了祖国大地,人们只享受到了美丽的旋律,却感受不到小白杨成活的艰辛。连长杨德坤让巡逻的战士从附近的山上挖来小松树栽种在营区的两侧,并发出悬赏:凡是种活一棵树者,给予连嘉奖一次。尽管战士们精心呵护,两个月后,这些树还是全部枯死了。

  还有,阿拉山口的风在边关军人的眼里像刀子一样厉害。这里的风大得出奇,大得令人敬畏,最大风速每秒55米,比17级风还大,风声似虎啸狼嚎,巨大的石头都被吹动,巡逻车也被掀翻。飞沙走石下,战士们依旧是乐观面对。

  新疆边防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成为边关战士成长的障碍,反而铸造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信念。对于新疆的边防军人我一点也不陌生,上至将军下到士兵,我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接触和了解。

  1997至1998年间,我10余次对原乌鲁木齐军区政治委员谭友林作过深度采访,他详细向我介绍了边防官兵如何战胜困难,守卫新疆的动人故事。

  2006年,我为写作原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幸元林传记来到阿勒泰军分区,踏着先辈的足迹寻访他战斗过的地方,军分区程锋司令员热情接待了我。谈到边防军人的苦与乐,这位军人的儿子滔滔不绝讲了5个小时。我在边防连队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军人的奉献,老边防人给我讲述第一代边关军人的保国戍边情怀,令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10年后,我再次踏上新疆这片神奇的大地,在高级将领传初审会上,我认识了冯长平——《边关军人》第13章里父子兵的主人公,他不让儿子留在内地大城市,要他到边防连队来当兵。儿子接过的不仅仅是父辈手上的钢枪,更是几代边关军人的担当和责任。温室里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经历了风雪才能见到万丈霞光。

  两次赴新疆都是为边防军人而来,今日手捧《边关军人》感到特别亲切,书中提到的人和事情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温馨。徐明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打动了我的心扉,这些边关军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都是普普通通的军人,都有一颗奉献的心。小中见大,大中有小,相得益彰,留给读者无限遐想。边关军人苦中有乐,乐中有作为。英雄群体,催人奋进,满满的正能量。

  图文并茂是《边关军人》的一大特色,珍贵的老照片为本书增添了不少光彩,宛如巨大的流动画卷。

  边关军人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是国家的铁壁铜墙,是人民永远的靠山。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