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张宏良:《流浪者》——电影版的共产党宣言

作者:张宏良 发布时间:2017-11-28 10:50:37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2016-04-12

062ef0f9367f4276d29e7546cd0bf703.jpg

视频:精彩片段 拉兹之歌,92岁-原创 f.v.17173cdn.com/player_f2/MzMzMjcyMDk.swf

  这个小视频是印度电影《流浪者》主人公拉兹的扮演者、现年92岁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卡普尔演唱的《拉兹之歌》,他也是这首歌的电影原唱者。

  六十年代《流浪者》在中国的风靡程度,可谓是真正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除了当时的大型歌舞《东方红》和后来的八个样板戏之外,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部影片能够像《流浪者》这样人所共知了。

  《流浪者》之所以如此风靡中国乃至风靡世界,不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界推崇的所谓电影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虽然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统一——而完全是它的思想内容,是它对自由和公平的深刻揭示以及强烈追求。

  甚至为了充分展示他的思想内容,它一反电影创作的所谓铁律——尽可能减少人物说话而更多使用其他“电影语言”,而是在影片中采用了如同会议发言那样大段大段的人物对白和独白,特别是影片最后拉兹在法庭上那段对资本主义世袭社会的长篇控诉,可以说是把整个观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达到了整个影片艺术追求的最高巅峰。

  记得七十年代末光明日报等几个记者去山东大学调查当代大学生对电影的看法,在座谈会上我就曾以《流浪者》为例,反驳了当时对“文革电影”追求思想性的污蔑,批判了当时电影界放弃思想性的病态艺术追求。当时电影界那帮文化流氓天天说什么,中国电影落后是因为缺少技术手段和大投入,我们就是用《流浪者》来对此进行反驳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批判资本主义的电影很多,《流浪者》之所以能够一枝独秀,就在于它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世袭性质,而这一点就是站在今天来看,也仍然属于政治文明的制高点。虽然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有其特殊的时代特点,但是伟大艺术作品对人类政治文明制高点的占领却是共同的。

  《流浪者》这部电影正是凭借它对人类政治文明制高点的占领,使它成为当时中国、印度乃至整个世界的一部艺术化的阶级斗争教科书,一部通俗化的《资本论》,一部电影版的《一共产党宣言》,正是因为它涵盖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要求,所以才感动了一个时代,感动了至少一两代人。

  我们这些毛派共产党人,我们这些左翼爱国学者,这些社会主义的坚守者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能够坚持到今天,也与当年《流浪者》的情感熏陶有很大关系。在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悲剧过程中,有无数像拉兹一样的青年,变成了和拉兹一样的罪犯;无数曾经当家作主的劳动家庭,变成了天然产生罪犯的血统论典型。

  《拉兹之歌》那令人心碎的凄凉歌声,30多年来无时无刻不飘扬在中国上空,无时无刻不回响在我们耳边。所以我们才成为了中国无数拉兹的辩护者,成为了中国拉兹阶层的的代言人,一路无怨无悔地走到了今天。此时此刻,我们的耳边仍然回响着拉兹在法庭上那沉痛而悲愤的质问:“我是流浪汉,是贼,是罪犯。但是,你们判处我一个人,就能消除犯罪的根源吗?” 不!不能!因为这个所谓文明社会,这个所谓公正法庭,才是无数青年犯罪的真正根源。只要有这个建立在剥削基础上的文明社会存在,只要有这个维护剥削制度的公正法庭存在,千百万理想青年就会不可避免地像拉兹一样变成罪犯。《拉兹之歌》就永远不会绝响,“到处流浪,到处流浪,我没有约会,也没有人等我前往……”拉兹那凄凉的歌声就会永远飘荡在人类社会不幸的上空。

张宏良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3

984bc5600e802ced3237eb19fa6b8975.jpg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