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王中宇:中国困境的政治经济学透视(二十一)

作者:王中宇 发布时间:2017-08-20 07:23:28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75e8a5d562686d7870f6913954d62b40.jpg

  2012年 3月15日第一稿 2012年 7月10日第二稿 2012年 11月20日第三稿 2014年 5月31日第四稿

  第五章:社会分化概览

  至此,我们基于对资金流的统计数据观察了中国社会的分化过程,观察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国民中的分布,观察了利润汇集的流程及其机制。正是它们决定了经济系统的运行特征和国民的生存状态,决定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性质。据此可对社会分化作出如下概述。

  5.1 国民的收入金字塔

 

  数据告诉我们,六成以上的劳动力靠家庭小生产生存,他们拥有的生产资料极少,生产效率极低,因而创造资本利润(营业盈余)的能力很弱,提供生产税的能力也很弱。但家庭小生产提供的劳动报酬17年累计,高达全社会劳动报酬总额的42.55%,甚至超过了非金融企业部门(41.68%)而位居第一,然而17年来他们的人均劳动报酬为各部门之最低。

  客观上,这超过六成的国民对资本的最大意义在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后备劳动力池,使资本拥有者可以长期将劳动报酬压至底线。这是中国资本集团最强大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这六成以上的国民又很自然地被视为“弱势群体”、“包袱”、“麻烦”、“不稳定因素”,成为中国“人口过剩”的证据。从现代化的视角看,辉煌的现代化成就与这个群体关系甚微,他们其实是被现代化进程抛弃的一群。换而言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进程抛弃了六成以上的劳动者。

  另有35.75%的劳动者就业于非金融企业部门(2008年),他们被卷入了现代化进程,因而其劳动报酬高于那六成以上“被抛弃者”。然而由于巨大的“被抛弃者”群体存在,资本集团可以有效压低他们的劳动报酬。这个群体的劳动报酬占全社会初次分配总收入的份额从1992年的26.75%,降至2008年的21.36%。

  在2008年,这两个群体占就业劳动力的96.76%。而其劳动报酬仅占初次分配总收入的38.76%。

  在这两个群体之上,是政府雇员和金融企业职工。2008年他们分别占就业劳动力的2.82%和0.42%。其人均劳动报酬远高于前两个群体,2008年分别为家庭小生产群体的9.11倍和11.38倍。

  更在这两个群体之上,位于金字塔顶峰的,则生产资料的拥有者、财产性收入的主人。他们占人口总数不到1%,却控制了几乎全部“可投资资产”(见图3.102、图3.13)。17年来累计,他们分享了初次分配总收入的30.55%,且其所占分额在持续扩张之中,到2008年达到了36.34%(见图3.107)。换而言之,社会创造财富的三成以上,流入了这不到1%的人群的口袋。

496e7667fcfed6e1d67201e92ac69c27.jpg

 

图3.107:资本所得占初次分配总收入的份额

 

  前已述及,2003-2004年间,中国就进入了资本过剩阶段。历年的胡润富豪榜则证实了,2004年后富豪们的资本是如何暴涨的(见图3.108)。图中的横坐标是各年的上榜者位次,纵坐标为上榜者拥有的财富,为展示财富分布的结构,采用了对数坐标系。

1dad0d9bbd10873c2587754baba04998.jpg

 

图3.108:历年胡润富豪榜

 

  图中显示:每年同一位次的财富都较上一年显著增加。这暗示我们,尽管具体的上榜者,其财富有增有减,整个财富顶端的群体,其拥有的财富增速可观。不同年份胡润榜的门槛不同。2004年是12.5亿,2005年是5亿;此后为8亿。因此,不同年份的胡润榜缺乏直接比较的基础。图3.108提示我们,可以分别比较前100位、200位、300位、400位、500位总财富的变化。由此计算的结果见表3.9:

  表3.9:胡润榜上榜群体财富变化

e94b07103ba154425e69a020884b846b.jpg

 

  表3.9告诉我们,财富最多的前100位,2005年比2004年增加41.6%,2006年又比上年增加61.9%,2007年则比上年增加215.9%。增长速度明显加速。在各个群体中,均显示出这种加速。

 

  5.2 要素配置的核心原则--利润极大化

 

  数据证实,17年来利润极大化原则是事实上的要素配置核心原则。它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持续而明显下降。人均劳动报酬最低的家庭生产劳动者所占份额萎缩最快,从1992年的26.40%降至2008年的17.41%;位居其次的非金融企业部门职工所占份额亦在萎缩,从1992年的26.75%降至2008年的21.36%。而他们分别占全社会劳动者的61.01%和35.75%,合计占96.76%。换而言之,他们的劳动报酬影响着国民的消费能力。

  其次,以“公平”为目标的再分配机制持续弱化。在经济快速增长,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份额萎缩的大背景下,17年间住户部门的经常转移净收入却几无增长,经常转移净收入增长最大的部门是政府部门。

  其三,原“全民所有制”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转化为典型的利润极大化机器,在“抓大放小”的方针下大批国企被迅速私有化,为实现这一转化,政府在1998年至2003年间,在“经常转移”项目下,为原国企改制投入了巨量无偿资金。随着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对“苏南模式”的进公开反思,集体经济迅速退出了中国经济体系。结果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就业的劳动力,降至微不足道的地步。就业于私人资本企业的职工,则从1992年的21.62%升至2008年的77.38%,为资本利润极大化原则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5.3 利润极大化成效卓著

 

  利润极大化有效提高了资本所得(营业盈余)。原国营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搬掉了利润极大化的最后一块绊脚石----3500万原国企员工,并为管理层设计出强烈的“激励”机制。此后资本利润如爆炸般增长。中国迅速地膨胀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让绝大多数人始料不及,不但劳动者、资本拥有者没想到,连官员与学界也没想到。面对国际上惊讶、猜疑、讥讽、嫉妒、恐惧的反应,学界提不出一个基于系统研究,有理有据的对策。

  从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的视角看,利润极大化使广大底层劳动者的收入过低,只能主要用于维持生计,消费资金积累能力微弱;而逐利资金则逐年加速积累,于是两者间的失衡不可避免地扩大,它迅速恶化了全社会的供需关系,成为经济系统中一切困境的总根源。

  图3.79显示,2003年后,总储蓄与资本形成总额间的差距,迅速而系统性扩大。揭示出一个严酷的现实:中国在短短二三十年间,即已从“短缺经济”演化为“过剩经济”,从“商品过剩”演化为“资本过剩”。从时间点看,商品过剩时代开启于1996-1998年间,资本过剩时代开启于2003-2004年间。商品与资本的“过剩”,迫使资本拥有者输出商品与资本,这是本世纪以来我国外交困境的重要根源。

  资本过剩导致净金融投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放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和金融企业部门的自有资本,2003年后明显转向“虚拟经济”。这个不生产可交易财富的击鼓传花游戏,是地道的泡沫。而政府和金融企业部门却是社会经济体统运行的枢纽。一旦泡沫破灭,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威胁是全局性、系统性的。在这个意义上,“虚拟经济”已经绑架了整个国民经济。

  三十年前,学术界视“短缺经济”为中国的痼疾,神往着人家的“过剩经济”,而今却发现“商品过剩”、“资本过剩”带来的是爆炸性的危机。而这一切,早被马克思、列宁等人详细分析过。一个标榜“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竟然不知不觉地掉进这个“马克思陷阱”,实在是历史的讽刺。问题是谁该反思?有没有能力反思?有没有意愿反思?

 

  5.4 资本集中观察:行业

  2007年胡润榜有813位上榜者。为分析上榜者的分布状况,笔者根据胡润榜提供的公司业务内容,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大行业。有许多行业只有很少的上榜者或很少的财富,笔者将其统归为一类:“其他”。不少公司涉及多个行业,由于缺乏资料,按榜中排列在先的业务归类。

  笔者计算出各行业上榜者的人数比例与财富比例,取这两个比例的均值为上榜群体在各行业中的份额。结果见图3.109:

676c80a4d1bc43a87660ece8e6d5893c.jpg

 

图3.109:2007年胡润榜上榜群体在各行业的分布

 

  图3.110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各行业上榜者的财富分布。其纵坐标为各行业人均财富与所有上榜者人均财富之差,纵坐标则是累计的上榜人数。

6e849bdc0fe4035665a4fbdd8ab78b23.jpg

 

图3.110:各行业人均财富比较

 

  数据显示,只有包装、房地产、新能源、金融、零售批发、其他矿业这6个行业的人均财富超过上榜者人均财富。这6个行业的上榜者占总数的31%。这6个行业有3个属第三产业(房地产、金融、零售批发),而人均财富最低的行业中,除酒店餐饮业外,均为制造业。

  包装业人均财富如此之高,是因为张茵家族(玖龙纸业)拥有770亿元财富,位居整个排行榜的第二。玖龙纸业为香港上市公司(2689)。

  房地产业以上榜者之多、人均财富之高引人注目,与之相比,建材业与建筑业显得微不足道。

  房地产业占到了平均份额的1/4,它占了上榜者的18.9%、财富总额的31.2%。这意味着房地产业的上榜者,其平均财富(69.95亿元)明显高于所有上榜者的平均财富(42.45亿元)。

  在为社会提供建筑物的相关行业链中,建材业提供原材料,建筑业实际盖房子,而房地产业的功能在于设计、拿地、找钱、买房子。在2007年榜上,建材业占到上榜者的1.4%、财富的1%、平均份额为1.2%;建筑业占到上榜者的1.5%、财富的0.7%、平均份额为1.1%。由此可见在这个产业链中,房地产业的地位。

  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长年以来,房地产业的就业人数仅为建筑业的3%左右。就业分布与财富分布如此尖锐的反差,有助于我们理解所谓“黑包工头”的由来,理解就业困境的由来,理解劳动者极端软弱的谈判地位。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