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张钦礼传》四十八 | 追悼会上,他被称为“对兰考经济建设的实际贡献无人可比”

作者:反问号公共号 发布时间:2017-06-01 08:30:37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5fadf714f58a2c688a156f9258db2507.jpg

1774d895ed2e861c2c87ad60bd6207bb.jpg

  这样,张钦礼的后事经历“一让三改”。即:在郑州闷丧十天,给焦裕禄四十周年悼念活动让时间。一改走便道;二改追悼会场;三改骨灰安葬日期。

  张钦礼入土之时,这位为兰考人民操了一辈子心的官至地厅级的老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追悼会由樊哲民主持,杨捍东致悼词。杨捍东在悼词中,历数了张钦礼的光辉业绩,总结出张钦礼在兰考有三个无人可比:“共和国建立以来,对兰考经济建设的实际贡献无人可比;对树立焦裕禄这一光辉典型的作用无人可比;清正廉洁、一尘不染的作风无人可比。”

  经作者独家授权,反问号(微信ID:CFS-fanwenhao)从4月5日起开始全文连载《张钦礼传》,与广大网友一起回忆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张 钦 礼 传》

(连载四十八)

刘占锋 著

二〇一七年二月


第十一章 英灵归故土

“一让三改”的葬礼

9f915e93f3556f89ba712830af1c7df2.jpg

  张钦礼去世的噩耗传到张庄,全村的乡亲们悲痛之余就开始了张罗。5月17日一早,全村摆的花圈可谓满街满院;“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张钦礼,家乡亲人迎接你回家!”的条幅,路边的大树上挂了几十条;孩子们手持白花在村外路旁翘首以盼……

  全村老老少少挂孝戴花,擂鼓奏乐,抬着供桌,出村几里,隆重迎接他们的英雄儿子归来。

  张钦礼10多岁走出农家柴门投身革命,一去60余载。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走时,英姿少年;归来,骨灰盒一个。不忍看啊,不敢想,心里忒难受!”

  儿女们把父亲的遗像和骨灰安放在亲人们搭好的灵棚中。连声哭喊着:“父亲,到家了。”

  众人随声高喊:“钦礼到家了!钦礼到家了!”

  灵棚刚刚安排就绪,张庄村和四边的村民与郑州、开封、兰考等地的送灵人员汇合一处,就从各个路口向村中涌去。一时间,张庄的大街小巷,村里村外,人如潮涌,鼓乐齐鸣。

  村委会主任张同相见状,连忙对一直忙着维持秩序的王其命说:“这么多人、这么多车,村里根本装不下。让他们停在村周围的路上吧?”

  这个王其命是“王二好汉”王志新的儿子,曾是优秀的公安局长,后因株连之祸被无端开除党籍、公职,现为兰考县著名企业家。他觉得张同相说的有道理,马上安排人通知,要求车不进村,人员就地下车。

  孝子和护灵人员步行入村,动员外地人、车原地返回。申显魁手提小喇叭,不辞辛苦地来回通知、劝说,并一再代表张钦礼家人向外地来宾致谢。

  外地宾客刚刚疏散走,原本在堌阳国道上等候的堌阳、孟寨、孙营等乡镇的群众,又不顾天黑路远,饿着肚子,开着农用奔马车行程数十里,赶到张庄哭祭。

  老君营的乡亲们哭着给老书记行二十四式叩拜大礼。

  堌阳刘楼村村民带来一桌供品。一盘小葱拌豆腐和一壶清水,是说老书记为官清正,一清二白;一盘白面馍和黑面窝窝,是说老书记带领他们引黄灌淤造良田,生活越来越好了。村民们向老书记三鞠躬,由村民代表深情地宣读献给老书记的祭词:

  “今天见到张书记,千言万语向您提。鞠躬尽瘁几十年,群众冷暖记心里。美酒佳肴俺不用,家常便饭表心意。有黑窝窝白面馍,青丝黄瓜敬给你。还有小葱拌豆腐,清白开水摆上席。清正廉洁张钦礼,人民永远怀念你。”

  一位当年的老队长,80多岁了,卧床不起,叫家人抬到路边,说要亲手给张书记点把纸。因灵车改道未能接到,他含着泪说:“我年纪大了,跑不了那么远啦,你们替我在灵前把纸烧了吧。”

  原河南省委老干部葵生对张钦礼情深义重。他不顾自己年老多病,让孩子搀扶着参加完张钦礼的告别仪式,又长途奔波,一路护送张钦礼骨灰到故里,并写下《张钦礼颂》的长诗。

  县城四街居民的代表李平安,驱车百里送来一百件啤酒,卸了就走。张钦礼的孩子闻讯赶到,执意付钱。

  李平安说:“我知道张书记丧事不收礼,俺也没破这规矩。俺们送来的啤酒不是给你们的,是给为老书记送行和来帮忙料理后事的人喝的。”他流着泪一字一顿地说:“你们记住,张书记不仅是你们的父亲,他还是我们的老县长、老书记!”


张庄,这个位于山东、河南交界处的小乡村,迎来了从未有过的隆重时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张钦礼浴血奋战的主要战区,人们至今还传颂着他的战斗故事。这里又是他成长的家园,有永不嫌弃他的亲人。

  2004年5月18日,老君营的村民们开着农用奔马车,带着花圈来张庄悼念。村支书郑合春上前迎接,发现车里坐着一位掂着双拐的老人,就叫上同来的村民一起把他从车上抬下来,扶到老书记灵前。老人一到灵前即放声大哭:“张书记,俺想你呀!……”

  水驿村70多岁的老支书张志学由孙子搀扶着乘车到南彰,又从南彰步行12里到张庄。在张钦礼灵前,他悲痛万分,流着泪说:

  “我们村原来是种一葫芦打两瓢,家家都有逃荒的扁担、要饭的棍。是张书记领着我们引黄淤灌,把沙碱涝洼地淤成良田。我们13个生产队的群众有啥吃了,每年还向国家上交几十万斤的余粮。”

  “张书记指导我们养羊养貂,以副养农,改善群众生活。他关心百姓胜过关心他自己。俺村宋文彩家房子漏雨,过冬没棉衣。他亲自带人修房送棉衣。贫困户王留义有病,他亲自送往医院,救了他的命。如今好书记一闭眼走了,俺们心里咋不难受呀?”

  被张钦礼救助的孤儿史田庆一身重孝,在灵前哭诉:“张书记,你是一块金子。就是埋到土里也仍然是金子。”

  张君墓镇一位姓李的青年挂孝而来,并挥笔写下《兰考人民想老张,盐碱沙荒变粮仓》的长篇抒情诗。

  年近九旬的荣复军人赵大爷,拄着拐杖,从百里之遥的坝头乡赶来祭念,回忆起当年和张钦礼查风口、探河流的岁月,仍激动不已。

  两对夫妇来到灵前,跪倒在地,嚎啕大哭。他们是张钦礼生前最后一次回老家时,在路上送医院抢救的那两个孩子的父母亲,他们听说恩人去世了,四处打听才找到这里的。

  他们说:“那天,两个孩子药物中毒,十分危险。是张书记和樊书记他们用车把我们送到县医院,还拿出钱来给俩孩子治病。这救命之恩俺啥时候也忘不了!”

  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拄着拐杖也一步步摸到这里,在老书记灵前哭诉、哀悼。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立了有张钦礼家人和老同事参加的治丧委员会。他们按照当地风俗,商量决定把安葬日期放在21日。但村委会不时接到各地电话,要来吊唁的群众与日俱增,21日来参加追悼大会的很可能达到10万人。

  为维护交通安全,为保护老百姓的麦田,为让心系人民群众的张钦礼走得心安,家人提出,将原定安葬仪式提前到19号举行。根据当地习俗,葬期是不能随便改动的,何况已经改过一次了,大家对此都不同意。最后还是张钦礼二妹瑞芝拍板定了下来。

  原先考虑到来人很多,悼念会场准备放在预制厂,现在日期提前了,以为来的人不会那么多,就又将会场改到张钦礼的大哥张钦俄的院子里。安排就绪,张家还通过兰考和山东庄寨电视台发布张钦礼已提前安葬的消息,劝慰大家不要再来。

  这样,张钦礼的后事经历“一让三改”。即:在郑州闷丧十天,给焦裕禄四十周年悼念活动让时间。一改走便道;二改追悼会场;三改骨灰安葬日期。

  张钦礼入土之时,这位为兰考人民操了一辈子心的官至地厅级的老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追悼会由樊哲民主持,杨捍东致悼词。杨捍东在悼词中,历数了张钦礼的光辉业绩,总结出张钦礼在兰考有三个无人可比:“共和国建立以来,对兰考经济建设的实际贡献无人可比;对树立焦裕禄这一光辉典型的作用无人可比;清正廉洁、一尘不染的作风无人可比。”

  村委会主任张同相哭喊着说:“钦礼虽然不在职已近30年,但兰考人民没有忘记他。我目睹了数万人迎灵送灵的场面。在兰考大街走了5个多钟头,成千上万的人磕头行礼、哭声连天……。我们张家出了一位清官!!为咱家乡和张氏家族争光了!添彩了!” 

  山东曹县庄寨镇白茅村的王和平在东北做生意,平时就深为张钦礼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所折服,听到张钦礼去世的消息后,就急匆匆从齐齐哈尔赶来。他在火车上和着泪写下《沁园春·悼钦礼叔》:

  斯任天钦,怀抱公廉,命系大河。忆兰考旧事,峥嵘岁月;“三害”横行,百姓失所。云荡黄沙,风摇白碱,赈济灾荒胜涝魔。举大义、树焦君榜样,功名怎可湮没。

  云霞妩媚婀娜,带多少冤魂逝烟波。叹,解读旗帜,神州红遍。驮碑英雄,谁人评说。当代清官,人民公仆,万民哭祭泪如河。归魂兮,倾苍天大海,血泪滂沱。

  追悼会结束。哀乐四起,鞭炮轰鸣。亲朋扶老携幼,同事泪流满面,儿女肝肠寸断。

  “永别了,钦礼!”

  “安息吧,父亲!”

  人们向他鞠躬告别,为他洒泪送行。
张钦礼的骨灰安葬已经两天了,但人们仍从四面八方赶来。为确保麦田和交通安全,张钦礼治丧委员会和家人在坟前三里之外的路口摆起灵桌,后边拦路停放一辆汽车,孝子分跪两边,以防悼念的人涌到坟前踩坏麦田。

  21日,原定的骨灰安放的日子。天刚蒙蒙亮,前来悼念的人们就从各个路口向张庄村涌来。上午10点,各地前来悼念的群众再次灌满了村,塞满了路。张钦礼的老同事和村干部张同相、郑合春满头大汗,耐心地疏导着拥挤的人群。孝子们全都起来和大家一起维持秩序。劝的人嗓子喊哑了,被劝的人们眼睛哭红了。

  南彰镇宣传车开过来了,他们自编自演的民间小调《九哭张钦礼》,更是把人唱得哀痛欲绝。张同相就劝他们边走边唱,不要停车。

  各乡镇的盘鼓队、腰鼓队来了,老同事们又劝他们可以声音再大些,但不要表演套路,一直前行。

  所有前来悼念的个人,也由原来在灵前鞠躬叩首简化为在遗像前看一眼就走。

  王改军作为刘楼村全体村民的代表,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来到张钦礼的灵前,用农民的方式,致悼念词《怀念好书记张钦礼》:“千万颗沉痛的心,千万双眼,兰考人民在期盼:来了!来了!张钦礼的灵车来了!来了!来了!我们的好书记过来了!你依然是那么安详和善。”

  “眼泪呀!你不要止不住地流呀,让我把好书记呀,再仔细地看上一眼。啊!怎能忘,‘三害’间,兰考人民受饥寒。你顶风冒雪到俺村,挨家挨户来查看。摸一摸俺的锅热不热,又看俺床上暖不暖。亲手送来粮和被,亲切话语暖心间。”

  “怎能忘,多少次,在田间和我们同劳动,席地而坐,倾听肺腑言。你真像我们的焦书记呀!又像我们庄稼汉。怎能忘,焦书记绘蓝图,是你亲手来实现。引黄灌淤是你的伟大创举,滚滚黄河水流过,留下万顷良田。昔日‘三害’无踪影,兰考大地换新颜!”

  “你拿着俺的麦穗笑着说:‘不需请功咱心里甜。’怎能忘啊!好书记,你清清白白几十年。省城去开会,你带着黑窝窝,你何时何地都把兰考人民记心间。你说过,咱不能光要脸皮,不要老百姓的肚皮,你自己从来不搞特殊。”

  “你顶浮夸、反瞒产,只要人民能过上好日子,你不怕自己受屈冤。张书记,你是毛主席的好干部,周总理三次接见的好党员。你是俺们的贴心人,鞠躬尽瘁几十年。蓝天白云,铭刻着你那不朽的功勋。”

  “滔滔黄河,诉说不尽你对俺们的恩典。啊!张书记,你安息吧,不要挂念。张书记!你没有死,你永远、永远活在兰考人民心间!”

  老君营开来16辆农用奔马车,写下了感人的悼念词。然而由于人多,没念成。他们又提出几百人一起磕头行大礼,也没拜成。他们看着老县长的遗像,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地哭着离去。

  堌阳西关一位名叫赵天妮的老汉,家境贫寒、靠扫大街为生。听说张钦礼魂归故里,他花了一百多元钱,买好鞭炮,早早挂在堌阳大街旁的大树上,准备祭奠老书记。后因灵车改道没有祭奠成。

  21日,在原定张钦礼安葬的日子,他又和弟弟一起赶着毛驴车,夜里十二点就往这儿赶。他们说:“路上紧一鞭慢一鞭,把鞭杆都打劈了。就是为了到这里给老书记送行,跟他再说几句心里话。”

  一些妇女抱着孩子,不顾天热路远,提着供品,带着花圈和鞭炮,满身汗水赶来。王桂兰、李元明在挽幛上写道:“奉公为民中中忠,松竹辉映青青清。横批:廉正一生。”

  左中孔、王淑梅敬献花圈,挽联上书:“风雨人生路,光辉到尽头。我们永远怀念你。”

  张玲女士写道:

万枝春花沾血泪,
千条流水放悲声。
坎坷人生灯一盏,
永照后人奔前程。

  一位兰考周易研究会的人写道:

抗沙治碱功盖世,
浩然正气心最赤。
英烈忠魂千古赞,
万民齐唱张书记。

  一位老同事感慨之余,也写下悼念张钦礼的诗文:

壮哉张公,少年从戎。早年入党。投身革命。枪林弹雨,出生入死。
驱逐日寇,打倒蒋匪。继续革命,马不停蹄。建立政权,基层做起。
乡区领导,主政县里。钻研马列,打牢根基。熟读毛著,彻悟真理。
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两袖清风。
调查研究,方针制定。治沙植树,治碱灌淤。抗旱排涝,打井挖渠。
树立榜样,高擎红旗。万众一心,战天斗地。根治三害,穷根拔起。
群众疾苦,牢记心里。排忧解难,无微不至。清正廉洁,从己做起。
三年困难,心急如焚。为民请命,不顾安危。直赴中央,痛陈民意。
民称包公,官清如水。落难之后,人民盼您。日夜祈祷,早平冤狱。
忽梦噩耗,驾鹤西去。泪透枕巾,捶胸顿足。魂归故里,哀声动地。
万民空巷,迎送书记。君之风范,永垂千古。君之情操,南山之竹。
君之功劳,有口皆碑。君之品德,巍峨耸立。呜呼哀哉,祝君安息。

  悼念的人越来越多,通向这里的南北、东西各条道路人潮如堵。

  为了确保安全,王其命对村干部说,“赶快派出人员设交通卡,一批人走后再放一批人过来。凡来悼念的不得在灵前拜祭,看一眼赶快劝走;一切车辆禁止入村;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派出年轻力壮的人搞好巡护,确保老年人和孩子的安全。”

  由于措施得力和悼念群众的理解配合,这个豫鲁交界的小村庄,虽然涌来三万多人,但却秩序不乱,未发生任何事故。

  (未完待续)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