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手套的主人,“你”是谁?

作者:记者 刘建伟 周远 发布时间:2018-05-11 09:17:43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寻访建川博物馆一件抗震救灾展品的背后故事  

1.jpg

抗震救灾部队即将回撤归建之时,灾区群众再一次将一面锦旗送到“人民的铁军”手中。  

3.jpg

灾情就是命令,“铁军”官兵多路并进,到达震区后迅速转入救援行动。  

5.jpg

铁军”官兵沿着损坏的铁索桥向重灾区挺进,背囊里塞着的就是准备清理废墟使用的一打手套。 

5.jpg

山石碎落、道路坍塌,挡不住“铁军”官兵救人的脚步,尽快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是唯一的目标。 

  “当年使用这双手套的军人是谁?如今他在哪里,在干什么,过得还好吗……”

  站在建川博物馆“汶川大地震”展区的一处展柜前,凝视着里面摆放的一双手套,记者脑海中闪现出一连串的问号。

  这,是一双普通的手套。它只是在手掌和指尖部分浸了红色乳胶的白手套,起到简单的防割防刺、耐磨防护作用,生活中很常见,几乎是建筑工人干活的“标配”。

  这,是一双凝结着珍贵记忆的手套。它的解说词这样介绍:这双手套是济南军区某部队在抗震救灾中经常使用的手套,多处磨破。可以想见,这双手套曾经清理过无数废墟,抢运过无数的救灾物资。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10年。这双满是血痕的手套,让记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光阴荏苒,10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那场国殇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去,可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的背影、军民合力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需要永远铭记与传承。

  心中这一股强烈的冲动,催促着记者,在汶川大地震10周年前夕去追寻这双手套的主人,追寻这双手套背后的故事与精神……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中,所有官兵用的手套都差不多——

  最初的寻找犹如大海捞针

  最初的寻找,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

  “手套是成都博物馆捐赠的,搜集自‘铁军’部队。”建川博物馆馆长秘书常建伟查阅当时留存的资料,仅仅找到这一信息:这双手套的主人,曾跟随部队奋战在都江堰、映秀和汶川等抗震救灾一线。

  带着这仅有的一点信息,我们踏上了寻访之路。

  此次改革,“铁军”所在的某红军师改编成几个单位。要找到这双手套的主人,又多了几分曲折。一路“顺藤摸瓜”,我们最先把对象锁定在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

  在乘高铁赶往这个旅的路上,记者和该旅政委林官亮取得联系,通过微信将手套的照片发给了他。

  “这副手套像是从废墟里救人用过的,我感觉可以问问我们旅防空营指挥保障连连长安乐,可能是他的。”下车一见面,林政委就告诉我们,安乐当时一直冲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是原济南军区徒手救出被困群众的第一人。

  一听这消息,我们很兴奋。安连长在上百公里外的另一处营区,我们改乘汽车去找他。“他什么模样?高还是矮,胖还是瘦?”一路上,记者好奇地在脑海中反复猜想这双手套主人的“形象”。

  到了防空营营区,记者见到安乐本人。他一双厚实的大手粗糙并且坚硬,握手时感觉有点像被砂纸摩擦过。记者判定,这双手一定有故事。

  没想到的是,安乐瞅了一眼手套照片后,肯定地摇头说:“这双手套,不是我用过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组简单的数字组合,“烙印”在共和国的土地上。灾情就是命令。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时任班长的安乐,随“铁军”部队远程奔袭到达灾区后立即展开搜救工作。

  “当时余震不断,残垣断壁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安乐告诉记者,战友们撒网式展开救援,在一座危楼底层的废墟下,他听到了敲木板的声音,仔细听,还伴有微弱的“救命”声。

  然而,他和这个“救命”声之间,隔着断裂的水泥板和破碎的玻璃碴。时间紧迫,没有工具,他没有一丝犹豫,直接用双手开挖,皮磨破了、指甲断了,他浑然不觉,终于“抠”出一个小洞。就这样,历经5个多小时,他成功将被困女孩宋燕梅救了出来……

  收回思绪,一行热泪已涌出安乐眼眶。“十指连心,当时很疼吧?”记者问。安乐说:“那一刻,肉体的痛抵不过心里的痛。如果能挽救更多人民群众的生命,别说磨烂我的手,就算搭上性命,也值了!”

  伤是肉体上的疼痛,却是精神上的勋章。这里到处都能听到抗震救灾的英雄故事,旅里的官兵们告诉记者,“我们这支部队的前身,先后有武文斌、柳德占两位英雄牺牲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要找到你!”手套的主人虽未露端倪,我们决定继续寻访。

  一个无奈的事实是:在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中,所有官兵用的手套模样都差不多。这,着实给我们的寻找带来了不少困难。

  许多战士见到照片,都坚信这双手套就是他们身边战友的——

  “像你的像我的也像他的”

  “像连长李磊的,不是!”“是士官刘强的,也不是……”

  我们再次踏上寻访之路,返回旅机关,向副政委梁申虎请教。看到手套图片的第一眼,梁副政委久久没有收回目光,10年前的那一幕幕情景刀刻斧凿般印在了他脑海深处。

  “在山崩地裂的那一刻,每一个军人突击的脚步、滚烫的血汗,都化作了拯救生命历史壮歌中的音符!”梁申虎有些激动。2008年,他时任原第54集团军新闻干事,一路跟随采访“铁军”救灾行动,对情况了解比较全面。

  记者满心以为寻访有了眉目。谁知,梁申虎几经“肯定”和“否定”之后,还是摇了摇头:“前期救人时需要清理玻璃碴、混凝土块,大部分官兵使用厚实的帆布手套,用这种手套的较少。这双手套应该是官兵抢运粮食、搭建帐篷和板房时用的。”他建议,“可以进一步缩小范围,找找当时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官兵。”

  “当时我们的确用过这种手套!”找到防空营班长王顺时,记者眼中划过一丝光亮:这回找对人了!

  然而,话刚唠到一半,记者的心就凉了半截。王顺告诉记者,他们没有捐赠过手套,很多官兵都将伴随自己“战斗”的手套珍藏起来,因为在大家眼里,“那是一辈子的记忆”。

  “你们知道抗雨雪冰冻灾害时‘站着睡着的士兵’吧,其实我们抗震救灾时,这样的事也有很多!”尽管事情过去10年了,王顺脑海里还是经常出现这样一幅画面——

  2008年5月13日,王顺跟随“铁军”部队刚到彭州救助站,当晚就接到搭建200顶帐篷的任务。当时和他配合的是一名新兵,才17岁。时间紧、任务重,短短几个小时他们就磨破了3双手套。

  “临时并肩战斗了一晚上,话也没来得及说上几句,不记得那个兄弟的名字了,只记得他最后累极了,靠着帐篷的拉绳站着就睡着了。”王顺让他休息会儿,可这名战士坚决不回去:“班长,我一定能坚持到最后!”

  初战告捷,转战下一个战场。这名小战士将自己用的一双满是洞眼的手套装进行囊,他说:“有这双手套在身边,这辈子哪有跨不过的坎?”

  “这一幕何曾相似!”防空营四级军士长齐建磊的手机里,至今还存有当时的救灾照片。他告诉记者,那一幕他永生难忘——

  排查中,生命探测仪显示:一幢3层楼上有微弱生命迹象。上楼搜救,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老连长大声说:“是独生子女的,举手!”现场18名官兵没有一人举手。“是共产党员的,举手!”官兵们齐刷刷地举起了右手。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支队伍里,独生子女几乎占了一半,而共产党员仅是少数……

  在寻找手套主人的过程中,许多官兵见到照片,都坚信这双手套就是他们身边战友的。

  “对!是那个老班长的!”看到照片的那一刻,防空营上士胡少峰差点跳起来。汶川抗震救灾时,胡少峰还是一名新兵。这天中午,上级空投物资,连队官兵顾不上吃饭就上山搜索物资,力争第一时间送给受灾群众。

  负责留守的胡少峰清晰记得老班长回来时的样子:肩上扛着一袋米,胸前挂着一箱药,单腿蹦着向连队走来!后来他得知,这位老兵在山上找到物资返回时,不小心崴了脚,脚踝肿得像个馒头。他本可以放下物资空手回来,可他却选择了坚持。

  “老班长的手套磨破了,米袋上好几道血印子!”胡少峰当时没想明白,那个老班长为啥那么拼?

  7年后的一场实兵对抗演习中,已是班长的胡少峰,也成了让新兵们“费解”的对象:战斗中,胡少峰磕在石头上,左膝盖露出骨头,鲜血染红裤腿,可他依然带领全班冲锋……

  “像你的像我的也像他的!”随着采访深入,记者发现,见过这副手套的官兵们,人人都能从中找到身边战友的影子!

  这双手套是14万大军当年临危受命、铁肩担当的生动缩影——

  每一个参加汶川抗震救灾的官兵,都是这双手套的主人

  一次次失望,又一次次燃起希望!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原“铁军”某部一连曾帮助清理过映秀镇一个银行,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群众高度评价,“有可能从中找到救灾手套的主人。”

  岁月变迁,星移斗转。然而,曾参与清理银行的战士杨乐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记不清当时戴的是什么手套,只记得当时在公安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见证下,战友们从废墟里清理出成沓的百元大钞,还有几分几角的硬币,共计16万余元。

  “从五湖四海来,回大江南北去。”陪同采访的副旅长王焕兵很是感慨:“我真搞不清楚这双手套是谁的,但我知道,这副手套是当年14万大军临危受命、铁肩担当的生动缩影。”

  采访中,提起10年前抗震救灾,一名驻地群众落泪了:每当遇到艰难险阻,人们总会看到子弟兵奋不顾身的身影。

  辗转2000多公里,费尽周折,还是没有找到手套的主人。但是,记者找到了“铁军来了”这面红旗的擎旗手——防空营班长齐建磊。他告诉记者:“这面大旗曾给灾区人民以希望和力量,如今依旧在‘铁军’部队高高飘扬。”

  2013年,孟津县遭风灾,老乡的苹果园掉了一地苹果,“铁军”官兵主动帮忙拾捡,没揣进自己兜里一个苹果;2014年,板栗成熟的季节,“铁军”在确山演习,经常在板栗林里穿行、宿营,没有官兵摘一颗板栗……10年来,“铁军”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铁军”官兵严守纪律、爱民为民这一红色基因恒久弥新。

  每次仅存的一丝希望,都被“现实的失望”打碎。采访越深入,一个感受越强烈:能不能找到这副手套的主人似乎已经并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每一个参加汶川抗震救灾的官兵,都是这副手套的主人!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铁军”官兵的手大多布满老茧、伤痕累累。但这一双双手却是记者见过的最有力的手,最令人震撼的手!

  “就是这一双双手,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合成一营火力连排长王文波,2008年还是列兵,如今已是中尉军官的他告诉记者:“这双手套,延续着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血脉,传承着我军的宗旨,至今让我们感到格外的温暖。”

  绿色方阵,遍地英雄。汶川抗震救灾的记忆不仅有悲伤,也有英雄豪迈。

  “汶川啊,汶川,我的故乡……”该旅参加过抗震救灾的老兵,人人都会唱当时“铁军”的自创歌曲《汶川,第二故乡》。唱起这首抒情的歌曲,政委林官亮动情地说:“这是人民子弟兵为何如此惦记一片热土的内在答案。”

  最好的怀念是传承!采访中,记者欣喜地看到,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中,该旅把这张拍摄于建川地震博物馆的手套照片搬上了课堂。

  “手套珍贵,是因为它属于英雄,也在岁月中讲述着我们的荣光。”回眸历史瞬间,官兵们说:今天我们看它,就是在读一支军队神圣的使命。

  本版照片由第82集团军某旅罗闯、马中良、建川博物馆常建伟提供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