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艾思奇:大众哲学——第四章、形式论理学与辩证法

作者:艾思奇 发布时间:2017-09-13 08:23:17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253faf91aff09a2e2d8c52e518e95d6a.jpg

  十八、青年就是青年

  ——形式论理学与辩证法

  好几次好几次以前,我们曾经讲过关于卓别麟的话,现在还想再拿来讲一讲。卓别麟是什么人呢?人们马上会回答:“卓别麟是滑稽大王。”

  这答话是不是有什么错误呢?当然一点不错。卓别麟本来是一个滑稽大王,卓别麟和滑稽大王是相同的。所以“卓别麟是滑稽大王”这一句话,完全代表着一个事实,一点也没有虚假。既然能代表事实,当然就没有错误了。

  但我们可以反问一句;“滑稽大王一定就是卓别麟吗?”人们一定又会答说:“当然不是。罗克也是滑稽大王,裴司开登,劳来,哈台等也同样是滑稽大王。滑稽大王这头衔,包罗很广,不是卓别麟一个人所能专有的。换一句话说,滑稽大王和卓别麟是不相同的。

  卓别麟是卓别麟,是一位戴小胡子,破鞋帽,提着竹杖的流浪儿,而滑稽大王又是滑稽大王,是一种能够令人发笑的人物。”

  细细一想,这不是矛盾吗?前面说卓别麟和滑稽大王是相同的,现在又说滑稽大王和卓别麟是不相同的。到底那一方面对呢?答复的,“两方面都对”!不管我们怎样觉得奇怪,甚至因此迷惑起来,我们仍然不能不承认两方面都对。卓别麟和滑稽大王本来是相同,而同时又是不相同的。卓别麟是一个特殊的人的名字,而滑稽大王是包括较广的普遍的概念,特殊的名字和普遍的概念,本来是矛盾,是不相同的,但事实上我们又决不能说卓别麟不是滑稽大王。在这里,我们应该想起前几次讲过的一条定律,“矛盾的统一律”来了。

  一句普通的说话里, 都有矛盾统一律

  这是动的逻辑的根本定律。不论世界上一切的事物,社会上的一切现象,以及人类的思想,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都是在内部包括着矛盾的。象“卓别麟是滑稽大王”这样普通的一句话(这在思想上算做一个“判断”),不就是矛盾的统一吗?滑稽大王并不是卓别麟,卓别麟和滑稽大王矛盾,然而卓别麟就是滑稽大王,卓别麟和滑稽大王是统一的。

  矛盾统一律是很普遍的

  由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动的逻辑的法力是多么令人心服了。不论我们说一句什么话,就是最简单最平凡的,也逃不了矛盾统一律的支配。我们遇见一个青年,我们说:“这青年是一个店员”!青年不一定是店员,店员也不一定是青年,店员和青年是矛盾的,然而我们却可以毫不怀疑的把这青年和店员连到一起。如果我们不肯依从矛盾的统一律的法力,结果我们将要连一句话也不说,一点事情也不能思

  想了。

  以前我们曾讲过的形式论理学,就和这动的逻辑相反。我们刚才的话,如果被形式论理学者听见了,一定要大大的表示不肯赞同。

  形式论理学,反对矛盾统一律

  因为他们是反对矛盾统一律的。然而他们的主张是怎样的呢?现在就可以顺便来讲一下。形式论理学也有三条定律,和矛盾统一律是针锋相对,我们且把它一条一条地说一下:——

  形式论理学的第一条定律: 同一律

  第一条叫做同一律,意思就是说,同一样东西,内部决不能够有矛盾。写成公式,就是A 是A,A 等于A。

  如果要严格地遵守着这一条定律,那么,象先前我们所说的“卓别麟是滑稽大王”一句话就错误了。因为卓别麟就只能是卓别麟,滑稽大王和卓别麟是矛盾的,所以不能包含在卓别麟内。这样,我们的说话和思想,除了把同一名字反复一下之外,就不能再进一步了,我们只能说:“这青年就是这青年”,“卓别麟就是卓别麟”,除此而外,就不准再说什么了。中国在二千年前,有一个叫做公孙龙的人,也就是利用这同一律,主张白马不是马,因为按着同一律,只能说.“白马就是白马”,这不是很好笑吗?试想,如果人人都照着同一律去思想,去说话,哪还能够反映世界?

  第二条定律:矛盾律

  第二条叫做矛盾律。意思是说:矛盾的东西,决不能同一。这是把第一条律用反面表现出来。写成公式,就是A 不能是非A,A 不等于非A。用我们先前的例子来说:滑稽大王既然和卓别麟是矛盾的,所以也就不能和卓别麟统一起来,倘若用卓别麟来代表A,那么滑稽大王就是非A,于是,因为要严守着这一条定律的缘故,我们就只好说:“卓别麟不是滑稽大王,卓别麟不等于滑稽大王了。”倘若另换上青年店员的例子来说,即使这青年真的是店员,但因为店员和青年两个概念也有矛盾的缘故,我们就只能不顾事实地说:“这青年并不是店员”了!公孙龙主张“白马不是马”,还不是根据这一个理由吗?

  第三条定律:排中律

  以上两条形式论理学的定律,第一条告诉我们,凡同一的东西就只能是同一,第二条又告诉我们,凡矛

  盾的东西也只能是矛盾,总括起来,就表明世界上决不能有同时是同一而同时又是矛盾的事物。这一总括结果,又有了第三条定律,叫做排中律。这条定律的意思是.“一件东西,如果是A,就不能同时是非A,如果是非A,就不能同时是A。”若要严格点遵守这条定律时,对于先前的例子,我们就不能不这样说:“某人如果是卓别麟就不能同时是滑稽大王,如果是滑稽大王,就不能同时是卓别麟。”或是:“某人如果是青年,就不能同时是店员,如果是店员,也就不能同时是青年。”所谓“排中”就是只能偏于一边,而不许站在中间的意思。如果再让公孙龙来说话,那就是这样的:“马是马”,不能同时是白马,白马也只是白马,不能同时是马了。这些话不是明明很不合事实吗?但我们要知道,如果要严格地遵守着形式论理学的定律,我们除了这样不顾事实的乱说,实在没有别的方法啊!

  形式论理学的三条定律, 产生出形而上学来

  严守着这些定律的结果,又会发生怎样的情形呢?结果我们就会以为,卓别麟是卓别麟,滑稽大王是滑稽大王,青年是青年,店员是店员,各是各……,世界上一切东西都各自独立起来,相互间一点关系也没有。一切东西都是固定的,永远不变的(如果会变,会转化成别的东西,那就和别的东西有了关系了,这和形式论理学的三条定律是不能相容的)。是的就永远是,不是的就永远不是,决不会同时是而同时又包含着不是的。这种思想,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形而上学的思想。再重复一遍说:所谓形而上学,就是从形式论理学产生的,它的特征,就是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社会上的一切现象,或思想中的一切概念等都看做固定的,各自独立毫不相关的东西。这和辩证法恰恰相反,因为辩证法是要把这些东西看做永远会运动变化,没有一刻静止,时时刻刻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东西。

  形而上学的意义已经顺带解释明白了,现在再继续讲一讲形式论理学的话罢,我们现在要把它拿来和动的逻辑比较一下,究竟哪一方面有价值呢?不消说,在前面我们早已宣布了形式论理学的死刑了,我们已经指出动的逻辑的第一条矛盾统一律,其法力是多么伟大,我们又指出形式论理学的几条定律是多么不合事实,多么令人好笑,谁优谁劣,明明是已经用不着说的了。可是,话虽如此说,不佩服的人仍然有的。他们首先就要说:动的逻辑在世界上正式成长起来,才不过是几十年以来的事。在这几十年以前,人类总把形式论理学当做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如果它是完全不合理的东西,那能够维持这样长久的势力呢?它能够维持这样长久的势力,就证明它总有一点用处。

  用处在哪里呢?——形式论理学的拥护者又会继续解释说——形式论理学不能表现各种事物互相间的关联,不能看出事物的变化,它把卓别麟和滑稽大王隔绝起来,使店员和青年不能连结在一起。这是它的缺点,在这些地方,固然要让位给动的逻辑。但反过来说,如果要把一件事物单独分离开来看,或者要把它当做静止的状态来看,或者在很小的日常家事的范围里来观察事物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用形式论理学了。严格的形式论理学虽然不能说青年是店员,但青年总是青年,店员总是店员,形式论理学这样单独地分离开来,说青年就是青年……并不为怪呀!难道青年还不是青年吗?这一点就是形式论理学不能推翻的地方,这一点就是它的用处了!

  这一种意见,不单只在拥护形式逻辑的人会这样说,就是有一部分挂着动的逻辑的招牌的理论家,也常常这样说的。他们的意见是,动的逻辑虽然不能反对,但形式论理学也同样不可推翻,因为这两种思想方法是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地盘的。动的逻辑管理着运动变化和互相关联的地盘,形式论理学支配静态的个别独立的地盘。这种意见,不要说外国,就是中国也很有人主张的。例如叶青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形式论理学,今日已经不能独立存在了

  这种意见是否对呢?我们的答复是:不对!把形式论理学和动的逻辑平等看待是不行的。在现在,真正的前进的思想里,决不能让形式论理学占据地盘。因为我们现在已知道,世界上就根本没有完全独立的东西,也没有绝对静止的状态,人,无时无刻不在生长,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就是一块石头,表面上看它不摇不动,实际上它内部的微细分子却在那儿很激烈地变化运动着。所以,认真说起来,决没有什么静态的地盘可以让形式论理学来立足的。

  拥护形式论理学的人也许会说:绝对的静态虽然没有,但至少象石头这样表面上的静止状态,也可以说是相对的静止状态,是仍然有

  的。例如眼前的日常家事,我们暂时之间总可以说它是没有变化。这里不是应该有形式论理学支配的余地么?但我们仍然要答复说:没有!因为相对的静态究竟不能算是真正的静态。所以内部仍有矛盾,不论运动变化的状态中或相对的静止状态中,都是一样。所以形式论理学是没有能力可以支配的。再用青年店员的话来说,在眼前,这青年当然不会马上变成老年,所以暂时是静止的。但我们要了解这青年是什么人,我们仍然不能照着形式论理说:“这青年就是青年.”这一定不能使我们满足的。我们始终还是要说:“这青年是一个店员”,然后才明白这青年的本身。这仍然是在动的逻辑的管辖之下的。

  形式论理学, 是在社会缺少进步的时候发生的

  但是,最后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形式论理学曾经被人崇奉过一两千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这一两千年中间,人类所处的社会,是一种运动很迟缓的社会(如封建社会),或者社会的变动虽然激烈,但支配者希望这社会永久存在,无形中造作出固定不变的幻想(例如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情形,就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接近形式论理学和形而上学,因为形式论理学和形而上学很能帮助他们去造作那种万世不变的幻想。同时,形式论理学自然也能够抓着一小点真理,所以才能这样迷惑人。象“青年人就是青年人”,“白马就只是白马”一类的话,虽然只是很无聊的把一个名辞重复两次,但你也不能说这种话绝对不能说,青年人本来是青年人,白马本来是白马呀,有什么不合理呢?既然不能说它不合理,所以人们把形式论理学崇奉了一两千年而仍然没有人起来反对,这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了。

  形式论理学的思想, 只是低级的思想

  但我们现在要注意的是:“青年就是青年”等等的话,虽然没有什么说不通,但要表现事实,是无论如何不够的。我们一定要在“青年就是青年”之后,再补上一句,“同时也是店员”,才能够说明一件事物。正确一点说,形式论理学的思想,虽然不能说不是思想,然而只算低级的思想;我们现在既已有了高级的动的逻辑,就用不着形式论理学了。形式论理学到现在是被动的逻辑扬弃了,否定了。如果现在还有人要把形式论理学和动的逻辑同等看待,那是开倒车,至少是和开倒车的势力妥协。

  (追补)讲完了这一篇后,一定有读者要起来反驳我,说:“你把形式论理学曲解了。我也曾读过一些关于形式论理学的书籍,也明白同一律之类的定律,但以我所知,形式论理学就从没有反对我们说‘青年就是店员’之类的话,更不见得会主张只有‘青年就是青年’才是合理的判断。随便翻阅哪一本形式论理学的书籍,里面所引用的判断不全然和‘青年就是店员’一类的吗?例如‘人是动物’‘人都是会死的’等等,不是常常在这些书里看见吗?你说依照形式论理学的定律,不能够说‘青年是店员’,不是一个大大的曲解和误谬么?”

  对于这样的读者,我很感谢他的热心,佩服他的聪明。但要说我曲解了形式论理学,那我可不能承认。这位读者所说的一切,固然也是实情。任何形式论理学的著作,都不能够反对“青年就是店员”一类的判断,如果要反对,要严格地遵守着同一律,那恐怕形式论理学的一切著作根本就产生不出来。但由这一点,也就可以看出一切形式论理学书本身的矛盾了。要严守同一律,本来只能容许“青年就是青年”的,然而形式论理学竟不能这样,在一个简单的判断里,也不能严守着它的最高定律了。

  因为这样,所以形式论理学把同一律里的所谓同一,分成了两种。一种叫做绝对的同一,就是“青年就是青年”之类。一种叫做相对的同一,就是“青年是店员”之类。这样一分开了后,再把绝对的同一抛弃不用,而用相对的同一。这种相对的同一,严格地说起来已经不能算做真正的同一,而是如我们所讲的一样,只不过是“同一”和“不同”的统一,或者也可以说是在同一中包含着不同了。

  形式论理学用相对的同一容许了“青年是店员”之类的判断,不是已经和辩证法一致了吗?不是已经容许了矛盾的统一了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能批判它了。不是的,形式论理学在这里也还没有和辩证法一致。虽然容许了“青年是店员”之类的判别,但仍然不肯容许辩证法的“矛盾统一律”。如果依着矛盾统一律,我们又可以说:“青年是店员但同时也不是店员。”例如这位青年店员在闲暇的时候努力读书写作,有成为一个作家的可能,那我们就不能说他彻头彻尾只是一个店员,我们还得承认他至少有成为作家的资格,因此就可以说他

  “同时也不是店员”了。但在形式论理学里,却决不能容许我们这样说法:“青年是店员,所以青年就只是店员。”如果要说“同时也不是店员”那就违犯了同一律了。所以虽然容许了“青年是店员”的判断,仍然不能进一步和辩证法一致的。

  这样,形式论理学受了同一律的束缚,虽然容许了“青年是店员”的判断,但仍然是低级的思想方法。它只能看见眼前的表面的事实,而看不见更深一点的东西,它只看见青年现在是店员,却看不见这青年在另一方面同时也有作家的资格,更看不见这青年将来的发展。只看见眼前的片面的事实,这就是低级的。

  十九、两种态度

  ——两条线上的斗争

  读者诸君,我们大家讲了好久的话,直到现在还没有问一问你们的生活情形。你们现在有的是有职业,也有的是失业了,也有的还在学校里,……当然,大家的情形是千差万别的,如果要一个一个细细的来问,那就用几天几夜的工夫继续不断地来间也问不清!

  然而我们可以说:大家都同是生活在一个同时代的社会里,大家都离不开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大家都各有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对

  于我们当然是很恶劣的。现在难道还有人说自己的环境己经完全满意了吗?如果有,那只是另外一种有特殊地位的醉生梦死的人,和我们大家全不相干,对于我们这个不能令人满意的环境,我们抱着怎样的态度去对付它呢?各位读者,这问题你们想到了没有?如果没有,现在请你回忆一下:你用什么方法在对付你的环境?

  对环境完全屈服的态度

  大家常常看《读书生活》,也常看过《读书生活》上讨论做事对人或应付环境等等关于生活的文章。在我们做事对人的时候,大体上有两种人的态度我们是要反对的。第一种人是一味地迁就环境,和环境妥协。他们胆小得很,眼光也近视得很,你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不看得远一点?为什么不拿出勇气来奋斗一下呢?”他们的答复是:“客观环境太恶劣了,没有办法!”他们如果懂得理论,也许还会有这样一大套解释,说:“人是受环境决定的,环境要怎样,我们就只好怎样,这是唯物论的真理呀。我们不是观念论者,所以只好服从环境。”

  完全不顾环境困难的态度

  第二种人又是恰恰相反,这种人看起来是很勇敢的,他们对人做事,完全不肯顾到环境。他们沉醉在自己的理想里,而以为周围的一切都是庸俗不堪的俗物。人如果警戒他们说:“不要太空想了,应该要斟酌你的环境条件去做事呀!”他们马上要反驳说:“这是妥协!这是屈服!我们要服从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理论,而不能对环境屈服,所以我们做事决不能顾到环境。”

  第一种是机械唯物论

  一般人所谓“老于世故”的人,他们对付环境大概就是取第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所能达到的结果只是苟且图全,得过且过。自然,这一种俗物的态度,眼前的平安也许可以维持,然而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却全然不可能。在哲学上,因为这种态度是过分的看重了客观环境的力量,所以称做客观主义的态度。它主张客观环境能决定人的行为和思想,所以也可以算是一种唯物论。但因为它把人的思想的力量完全抹杀了,所以只是机械的唯物论。第二种态度是一般所谓“不懂世故”“幼稚”的人所常有的。因为只注意理论,空想,而不顾实际,因此所要想做的事情,总是做不到,容易失败,也就容易灰心,容易沮丧。

  第二种是观念论

  在哲学上,这种态度叫做主观主义的态度,因为它太看重了主观的思想,或理想,所以同时也叫做观念论。在我们的现社会里,年老人多半抱着第一种态度,而青年人多半有第二种态度。如果说后者是青年病,幼稚病,那么前者便是老年病了。

  两种态度都是病,而不能算是健全的生活态度。在表面上,这两种态度完全相反,一个是客观主义,一个是主观主义,一个是观念论,一个是唯物论。而在实际上,两者都是相通的,第一,两种态度同样都是败北主义,都是取消了我们抵抗的力量。第一种态度很显明的屈服于环境,是不用说的;第二种态度注重理想,似乎并不屈服,但不研究环境,不能抓着环境中的种种条件,使环境和我们绝对地对立起来,使我们孤立无援,这也等于是解除了自己奋斗的武装。第二,第一种态度虽然表面上是唯物论,但骨子里却仍然会变成观念论。

  两种态度都不正确, 并且是相通的

  试把中国自来许多人所谓的“听天由命”的思想拿来看看,不是和这一样的吗?它使我们相信一切都是冥冥中安排好了,自己的一切,完全有神灵在暗中支配,反抗是不行的,奋斗也无益。客观主义要我们屈服,和这不是一样的吗?它太夸张了环境的力量。好象环境里

  暗中有一个不能违抗的支配者似的,这不接近有神论吗?而有神论正是观念论的一家啊。

  我们要怎样对事对人才行呢?这问题此地不能详细解答,因为我们的讲话是以哲学为主,生活问题不过是解释的例子,但总之,我们仍然可以说几句:以上两种态度,都是我们所要反对的。我们对付环境,既不能依照客观主义的机械唯物论,也不能依照主观主义的观念论。我们不能象绵羊一样的一味只是对环境屈服,我们要奋斗,要做一些能够推进社会的事业,但我们又不可仅只知道理想,而不顾事实,应该研究环境中的种种条件,好好地利用这些条件去奋斗,去求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要看重环境,同时也要能够借我们对于环境的认识,思想,和理论的指导,去克服环境。这才是正确的道路,并且这也不仅只是个人做人处事正确的道路,就是扩大点说,一个民族要突破它的危机,一个前进的集团要使它的活动收最大的效果,也不能不这样的。

  生活的问题到这里结束,现在回到哲学的本题上来。看了以上所说的一切,读者想来已知道我们这次要讲的是什么东西了。我们要讲的就是机械唯物论和观念论。这两种态度,是我们所要反对的,它们和动的逻辑也有冲突,然有时它们也会戴着动的逻辑的假面具,使人莫明真相,于是相信动的逻辑的人有时也会被它们骗过去了。但是,假面具究竟是假面,狐狸尾巴终究有办法辨别得出来的。

  戴着假面具的机械论和观念论不是没有方法认识,以下就要指出几点最重要的特征,读者可以借着它们来辨别妖魔的原形。

  先说一说机械论罢。前面说过,在我们生活的期间,我们一方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主观思想也能够活动,能够影响环境。这是一个矛盾的统一。然而机械论者把我们主观的思想力量抹煞了,只看见客观环境的一方面的作用,而不见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看不见矛盾,就是一种形式论理学的思想,但是,大多数的机械论者的主张却并不是这样简单,他们也承认人的思想对于环境的作用,也认为自己是依从动的逻辑,看得见矛盾的。但他们对于这矛盾,却用一种很错误的方法来解释。如果你问他们:“什么是矛盾的统一?”他们就答复说:“两种互相冲突的力量恰恰相等,能维持着平衡的状态,就叫做矛盾的统一。”

  机械论把矛盾统一律歪曲为均衡论

  他们把矛盾的统一当做两种力的平衡,所以称为均衡论,俄国的布哈林派就是均衡论的首创者,你如果问他们,人的思想在生活中有作用吗?他们也会答说:“有的”,却又要加一个解释,说:“人的思想的作用,就是要能够和环境的力量维持均衡!”这种理论明明是错误的。我们的思想,并不是要和环境维持均衡,反之,我们的思想是用来帮助我们去克服环境的,是要帮助我们的生活的发展和进步的,如果只是要维持均衡,那么我们就只有屈服于环境,将没有任何进步了。我们前几次曾经说过,矛盾是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动力,如果矛盾的统一只是均衡状态,那就不能够引起发展和变化了。由这一点,可以辨别出机械论的假面具,这是关于矛盾统一律的。

  机械论只承认量的变化, 否认质变,把高级的事物还原作低级的事物

  其次,关于质量互变定律。机械论常常把性质的变化看做表面上的东西,以为一切事情在根底里并没有真的性质的变化。他们以为,人类社会的事情,常可以用人类生理的欲望(如食欲性欲等)来说明,人的生理欲望等,又可以用人身体上的化学变化来说明,化学变化又可以用物理学的变化来解释,推到最后,则一切复杂的高级的现象,都要用低级的简单的现象来解释,好象高级的东西(如人类社会等)本身都没有高级的性质似的。这一点,正如解释矛盾统一律一样,机械论者否认了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和进步了。这种见解,是把高级的事物还原作低级的事物,所以又称为“还原论”我们知道,前面所说的均衡论中的“平衡状态”,正是物理学中的一种最低级的(力学的)现象,机械论者把矛盾的统一改变成均衡论,正是要把最低级的现象来包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抹杀了进步和发展。这是关于质量互变律的。

  机械论把否定律歪曲为均衡的破坏和恢复

  最后,关于否定之否定律,在动的逻辑上看来,一件事物的发展,由肯定经过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阶段,就把原来的矛盾解决了,而变成了较高级的新的东西。但在机械论者,却另有一种解释,他们把肯定当做均衡,把否定当做“均衡的破坏”,把否定之否定当

  做“均衡的再建”或“均衡的恢复”,结果只看见“破坏”“恢复”,而看不见发展,看不见高级的事物的发生,这也是机械唯物论的一个特征。

  由以上所举三点,就可以知道机械论是怎样把动的逻辑的三条规律弄歪曲了。不论从那方面说,机械论都是一种屈服,妥协,阻

  碍进步的理论!现在再看观念论吧,观念论把主观的力量过分夸大而忽视了客观事实,但它对于动的逻辑的三条规律是怎样看法呢?

  观念论只看见矛盾,看不见统一

  先就矛盾的统一律来说,观念论也承认矛盾,但它也只看见矛盾,而全看不见统一。例如用生活中的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来说,我们要克服环境的困难,一方面要靠自己主观上的努力争斗(这是矛盾),一方面也要能够适当地利用环境中有利的条件(这是统一),然而观念论者认为主观和客观是一刻也不能并存的,一定要马上决一个你死我活,他们拒绝研究客观环境的一切情形,他们把利用客观环境误认作对客观环境屈服。宁可盲目乱撞,而不肯正面去看一看现实。高谈阔论的理论,而不肯顺应着现实的必然的趋势去克服困难,这就是只

  看见矛盾而不看见统一的特征。当然,统一不是绝对的,统一的东西因为有内部的矛盾,这统一终有一天要打破。我们利用环境,也不过是为要克服它。但如果完全看不见统一,完全不知道利用环境,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观念论只看见质的变化, 看不见量的变化

  再就质量互变律来说,观念论和机械论相反。机械论看不见质的变化,观念论却只看见质的变化而忘却了量的变化。做一件事情,要有一定的步骤,象前面说过的,要看清楚周围有关系的一切,顺应着这一切的可能性切实的做去,做到了一定的时候,才可以达到目的。然而观念论者却没有这种耐性,它马上便想达到目的,不肯把做的成绩一步一步的积蓄起来,不知道只有这种量的积蓄才是达到质的突变(即达到目的)的真正的道路,因此他们就只会蛮干,乱干,无计划的昏干,结果必然碰壁,是可以想见的,这就是只看见质变而看不见量变的弊病。

  观念论把否定之否定律, 看做死的公式

  观念论的主要的特征,在前面也说过了的,它把理论看做绝对的永久的公式,他们随便你做什么事,只知道讲理论,用理论去牵强附会地嵌在事实上,不知道应用理论的时候,应该顾虑到客观事实而加以适当的改正。譬如说到否定之否定律,观念论者就总是把它看做一个死的公式。资本主义的经济恐慌,在二三十年前是有周期性的,它的循环就依着否定之否定律进行:从稳定(肯定)到恐慌(否定)又由恐慌到新的稳定(否定之否定),每十年左右循环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现在,实际情形已经不同了,现在的恐慌,已不是十年一次的周期性的恐慌,而是绝望地一直萧条下去,生在现在的人,没有不感觉到的。然而现在竟还有一部分的观念论者,论到恐慌的时候,他们仍然要说是周期性的恐慌,这就是一个好例。只注意公式而忘记了事实,这叫做图式主义,苏联的德波林派哲学,就是图式主义的代表。而托洛茨基在苏联,就被称为观念论者。

  反对机械论和观念论, 称为两条线上的斗争

  总之,机械论是教人懦怯,屈服,教人不要前进的哲学,而观念论是教人盲干,乱来,教人空读理论,不顾实际的哲学,两方面都是一种病态,我们对于自己,要随时检查是不是有这种病症,如果有,就要随时把它治好,随时把它克服才行,对于自己的朋友也是一样。

  和这两种病态的思想斗争,就称为两条线上的斗争。如果不实行两条线上的斗争,那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好处,不是受屈辱,

  就是要碰大钉子。碰钉子的勇气我们固然要有,然而我们也要小心着不要无缘无故的去碰着太大的致命的钉子。投河殉国之类的事情,我们认为是无意味的,那么,无味的碰钉子,我们也当然要避免了。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