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艾思奇:大众哲学——第四章、否定之否定律

作者:艾思奇 发布时间:2017-09-12 08:15:29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6c3f1ec2b308f467446183ce3a5b8c67.jpg

  十六、“没有了 !”

  ——否定之否定律

  这次的讲话开始之先,我们先去请教了一位做生意的朋友。他是卖水果的。他告诉我们做水果生意,大部分都有季节性。除了美国的橙子和苹果等极少数的东西而外,其他各种水果决不是一年四季随时可以买到。樱桃只在三四月才有,枇杷不到五月不甜。桔子至多留到六月就要腐坏了。一种水果有一种水果的限定的时季。做生意的人要趁着时季去赶办,买水果的人也趁着时季来买吃。倘若你买的人不趁着三四日内去买樱桃,到落潮以后的五月,才想起来去问,那时水果店里的人一定是摇摇头对你说;“这东西现在已经卖完了,没有了了!”

  “没有了”。你听了这句话,就会想:水果市场上有一种商品消灭了。就是水果店里的人,他说这话的意思,也是表示那种商品从市场上消灭了。这是当然的,既然已经卖完,还能够说没有消灭么?如果有人对于“消灭”这两个字表示怀疑,你一定要说他是疯子罢!

  但我们应该再仔细地想一想。

  假如我问你:“樱桃这商品从市场上消灭,是无缘无故的么?”你当然要马上反驳:“何尝是无缘无故呢?因为过了时季,而且卖完了。这就是消灭的原因。”好了,这里就有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樱桃从市场上的消灭,原来是在卖买的过程中消灭,不是无缘无故的消灭。水果店里的人把它推销出去,买的人把它吃了。这就消灭了。

  没有绝对的“ 消灭”

  但是水果店的商人因了这种商品的消灭,而获得了相当的代价:买樱桃的人把钱给了他。这样,所谓的消灭,严格的说起来,应该做“转移”。因为商人的手中虽然没有了樱桃,但是又有了钱币。樱桃转移成货币了,它并没有绝对地消灭!

  消灭了的东西,实际上都转移成别种东西了。

  这样一来,终局我们对“消灭”二字还是要抱怀疑的态度了。你也不能因为我们的怀疑而看做疯子的行为。因为事实上这件事确是一种转移。我们再回想一下前次的讲话,那里我们说到雷峰塔变成废墟,蛋变成鸡的事。雷峰塔倒了,许多人也都说它消灭了,蛋变成鸡,人们也会说蛋消灭了。然而蛋不是转移成了鸡吗?雷峰塔不是也变成了废墟吗?在前次的讲话里我们把这种转移称为“质变”,明白点说,就是从一种性质,转变成另一种性质。这正是一种转移,而不单只是消灭啊。

  为什么这转移会可能呢?为什么樱桃会转移成货币而雷峰塔会转移成废墟呢?这是要用事物本身包藏着的矛盾来说明的。前次讲雷峰塔的时候已经说过一点了。一件事物的内部常包藏着自己的反对物,雷峰塔一面支持着它本身,一面却包含着足以使自己倒塌的重量。这反对事物发展增大起来,到了一定的限度,就克服了原来的事物,而转变成另一种东西。所以雷峰塔的支持力减少到某种程度,它必定就要倒塌。樱桃转变成货币,是不是有同样的情形呢?有的!樱桃自然有樱桃的特殊情形,它变成货币在表面上是和货币对掉,表面上看来好象只是位置的变换,并不象雷峰塔一样地由本身变成废墟,但樱桃之所以能和货币对掉,同样还是由于樱桃本身的矛盾。樱桃是一种食物,而在市场上,却不但是食物,同时还是一种商品,它不但可以食用,而且还有价值,这价值与一定的货币相等,就这样,它本身已经包含着货币的性质了。因为本身包含着这种(和食用不同)矛盾的性质,所以才能够和货币对掉,而转移成货币。这种转移,和变戏法的受外力(魔术师)作用的位置转换是不同的,这一点必须先认清。

  转移的过程, 哲学上称做否定

  不论是蛋变鸡也好,雷峰塔的倒塌也好,樱桃换货币也好。它们的转移,都是因为它们自己包藏着自己的反对物,而被这反对物把它们自己克服了,于是也就转变成这反对物。这转移的过程,在动的逻辑上就称做“否定”;这是哲学上的名词,未免太文绉绉的了。改成俗话,就是前面水果店的店伙所说的“没有了”。“没有了!”我们由上面所叙述的一切,就可明白这句话,所代表的真意其实并不是完全消灭,一方面没有了,一方面同时却另有了一些东西,或者也可以说是新发生了一些东西。

  否定不是完全消灭的意思

  看吧!动的逻辑里所教给我们的“否定”(或“没有了”)和我们平常所谓的“没有了”,是多么不同!原来我们平常所说的“没有了”,都是站在形式论理学(也就是所谓“静的逻辑”)上的看法。形式论理学这位先生是非常古板的,它所说的“否定”,就是完全消灭的意思,它叫声“没有了”,那就甚么都不要想有!然而动的逻辑却相反,是极其活泼的。它告诉我们某种东西被“否定”了的时候,同时就暗示着另外的东西从原来的地盘上开始发生。不,不,还不仅只这样!以前所说的都不够,我们现在还得要补一点。

  否定表示另外的事物的发生,并且能把旧的事物保存下去

  “否定”,不单只同时暗示着新的东西的发生,不单只是旧的东西转移成自己的反对物,换一句话说,新的东西不仅只是另外的东西,不仅只是和旧东西相反的东西;它和旧的东西还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就是:它还能把旧东西保存下来。

  雷峰塔的废墟里,还保存着雷峰塔的砖瓦,鸡把壳破了,抛弃了,但鸡的本身就是蛋的黄白孵化物的保存。再说,商品变成货币了,

  那些货币里就保存着商品(樱桃)的交换价值。自然,这里的保存,是先要把旧的主要性质克服了,消灭了,然后才来保存,决不会因

  为这一保存就要回复到旧的性质去。废墟保存砖瓦,决不会回到塔的原状,鸡保存了蛋的内容物,决不回到蛋的原伏。货币保存商品的交换价值,却决不自己变成原状的商品。

  否定中的保存, 决不是复古守旧, 而是把旧的主要性质克服了才保存的。

  所以这里的所谓保存,决不是要向旧势力去叩头。如果象现在有一般人,借口中国要维持中国的本来面目,就想叫大家去读一些乌七八糟的过了时代的书,那就糟糕了!

  扬弃

  新的东西和旧的东西是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它不但是直接从旧的东西转移而成,不仅仅消灭了旧的东西,它还把旧的东西在自己的内部保存下来。这是同时克服而同时又加以保存,黑格尔最初把这一种情形称做“扬弃”。

  第一次否定之后,接着就是第二次的否定, 于是就成为“ 否定之否定”

  旧的东西被否定了,新的东西起来把它“扬弃”了。然而,万事万物都有内部的矛盾,新成立的东西,虽然把旧的东西克服了,但它的内部不是又有矛盾了吗?它把旧的东西保存下来,(要注意:不是无条件的保存,而是把主要性质克服了才保存的。)而这保存下来的东西,不是又成了它自己的反对物了吗?于是这反对物又和先前的它自己一样,在它的内部渐渐又发展起来,又增大起来,而要再回过来把它克服,把它否定。你看,雷峰塔遗给废墟这许多砖瓦,砖瓦可以筑塔,也可以筑房子,因为有这一种性质,于是就和废墟成了反对物。人们走来一堆一堆的把它运走,拿去筑他们所高兴筑的东西,于是废墟渐渐削少下去了,最后是废墟又“没有了”,再转移成新的建筑,虽然不是塔,然而和塔一样,同是建筑物。再看商品,它被货币否定了,然而货币里保存着这交换价值,可以拿去掉换另外的商品,这里就潜伏着否定货币的契机。果然,水果商人终于把这货币拿去买别的商品,不论是买他自己衣食住等方面的生活需要品也好,或是办另外的水果来卖也好,总之他迟早要拿去买商品。于是,在先是货币把商品(樱桃)消灭掉,否定掉。现在又是商品(生活需要品及别的水果),反过来把货币消灭,否定货币了。在先是废墟否定了建筑物(塔),现在是建筑(人们所愿意建筑的东西)反过来否定了废墟。在先是否定别人的,现在又是倒被别人否定了,这种情形,在动的逻辑上叫做“否定之否定”。

  前面曾说过,动的逻辑中的否定,和形式论理学中的否定是多么不同。就现在这“否定之否定”来说,也是一样的。形式论理学上看见的“否定”既绝对的消灭,那么“否定之否定”就是把消灭了的完全照原样恢复,“二”否定了成零,再来一个否定就仍然是二,一个循环罢了!但动的逻辑里所谓的否定之否定却不是这样简单地取消了又拿回来就完事,而是事物的本身矛盾发展的表现。二被否定成零,零又否定成二,都不是二的本身的矛盾发展而成的,只是一种外来的机械的取消和恢复。

  否定之否定不是循环

  但塔变废墟,是因为塔的本身能够这样变,废墟又成为建筑物,也因为废墟的砖瓦本身可以发展成建筑物,而几,正因为否定之否定是发展的结果,所以它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把旧东西恢复了就完事。恢复是有恢复的,但只恢复了某些的特征,在根本的性质上,却已经是更高级的东西,和旧的东西不同了。

  “ 否定之否定”是更高级的,并不是恢复了旧东西就算完事

  废墟再来一个否定,恢复了建筑物,在建筑物这一点上,是和塔相同的。但新的建筑物已经不是塔了。它不再象塔那样做迷信或玩赏的对象,而是可以给人住的房屋了。即使不建筑房屋,而仍然用砖瓦去建新塔,那我们也要知道这塔始终是新塔了,终究仍是不同的。

  再用樱桃的例来说。货币否定了樱桃,货币再被否定的时候,是不是仍然恢复樱桃呢?当然不是。因为,至少樱桃的季节已过,要再办樱桃也不可能了。因此店老板只能拿去买别种水果,并且把一部分的赢利,拿来充当自己的开支。做生意都为了有赢利,这是谁都知道的。所以商品经过了一度的否定之否定,至少就加多了赢利的部分,这就告诉我们动的逻辑中的否定之否定是什么。

  什么是“ 正”“ 反”“ 合”

  现在得要把以上所讲的整理一下。在我们所举的几个发展的例子中,凡属于旧的原西,如塔,樱桃,蛋等,都称做肯定,也叫做正(或正题),把旧东西克服了新的东西,如废墟,货币,鸡等,在发展中称做否定,最后恢复了的,如新的建筑物,另外的商品和赢利,鸡生出来的许多新鸡蛋等,是否定之否定的阶段。这个阶段一方面在许多特征上,都好象恢复了旧有的东西,一方面因为它对于否定阶段上的东西,也加以一种否定,一种扬弃,所以虽然消灭了那些东西却同时也把那些东西里发展的成果保存下来,它因此是综合了旧的肯定阶段上的东西和新的否定阶段上的东西,所以也称为合(或合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依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或正,反,合)的三个阶段发展的。由肯定到了否定之否定的时候,这事物经过了两次的否定,就把它所有的矛盾的双方都解决了。

  于是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基础上,再从此开始,新的正反合的发展和变化。每一个正反合,就成为事物的发展的每一个结节。这在

  动的逻辑上,成了第三个定律,和以前的矛盾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并行,称做否定之否定律。自然,三个定律仍是以矛盾统一律为最根本。否定之否定律和质量互变律同样都是由矛盾统一律展开而成的。

  十七、思想的秘密

  ——概念论,概念的意义和用法

  前次说过的卖樱桃的事,现在还想再讲一点。

  卖樱桃,做生意,把东西销售出去,换一笔钱回来,这是生意场中极普通的事件,随时可以看见,随时可以认识得到,并没有什么希奇,何必谈了又谈?但唯其不希奇,就常常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如果我们一点也不用心思,只就表面来看一看,那我们只看见一些樱桃和几元或几角的钱对掉了一下,此外再想不到有其他什么意义。大家还记得以前我们所讲过的感性的认识吧?只看表皮,不了解更进一步的意义,也就是感性的认识。感性的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认识一件事,还能够更深刻一点,譬如卖樱桃,象前次也提到的一样,我们看见了钱和东西对掉之后,在心里会这样想的:“樱桃和钱对掉?是商品转移成货币。”在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对于这件事所认识到的,并不仅仅是樱桃和几元几角钱的表面关系。我们同时还能了解:钱是货币,樱桃是商品,两者间的关系是货币和商品的关系。我们有了这样的一种了解,对于樱桃和钱的关系,就能够把它的意义认识得更清楚了。因为这两种东西的对换,和晴天变成雨天或月亮代替了太阳等简单的位置变换,是不同的,它们确确实实是商品和货币的交换啊。

  这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呢?在这里我们要发见自己的思想的秘密。我们的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我们用思想来反映世界的一切。看见樱桃和钱的对掉,我们想到:“这是商品转移成货币”。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思想,在论理学上叫做“判断”。我们用这一个最简单的思想来反映樱桃和钱对掉的事件。而值得研究的,就是:我们的思想,为什么并不直接说樱桃转移成几元几角钱,而把“商品”这名词代将樱桃,把“货币”代替几元几角的钱?我们知道,可以称做商品的,并不仅止樱桃一种,凡在马路上店铺里摆着要卖的东西,都是商品,走进先施永安等大公司里,我们要碰到成千万种的商品。就说货币,也不仅只这几元几角钱可以算货币,一张钞票也是货币,马克是货币,先令也是货币,象现在的一些野蛮人和两三千年前的中国人,甚至于把贝壳也当货币用过的,所以世界上也有成千万种不相同的东西被人当做货币。商品有成千万种,货币有成千万种,而我们却能用简简单单的商品和货币这样两个名词,就把这成千万种不同的东西通通包括在一起了。这不是很了不得的吗?但我们的思想就是专门要干这种了不得的事情的。它把世界上一切性质相同而表面上略有差异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概括起来,每一类别都给它一个适当的名字,这名字在论理学上就叫做概念,商品是一个概念,货币是一个概念。

  人的思想能把世界上的事物分门别类地概括起来, 这概括的名字叫做概念

  严格的说起来,连樱桃也是概念,因为樱桃里也包括很多种,如洋樱桃,紫樱桃,红樱桃之类,不过所包括的种类没有商品那么多罢了。再推广一步说,

  凡是我们思想里所有的名词,几乎没有一个不是或多或少地包括着许多东西在内,没有一个不是概念。譬如“白”,我们总以为它不是概念了吧?它包括着“雪白”“灰白”“青白”等的白色,这又是概念了。自然,单独一件东西所专有的名字,是不能算概念的。例如我们的姓名,地方的地名,地球,火星等名词。这些都不是概念。而是某物所独占的名字。但在我们的思想活动的范围里,概念是占着最重要最大的部分。这些概念所包括的东西,或多或少自然没有一定,譬如狗的概念,只包括着各种狗类,而“兽”的概念,却连狗以外的一切四足兽类都包括在内了,动物包括的自然比兽类更多(连飞禽在内),而生物的概念更比动物广了(因为包括植物)。一切概念中包括最广的,通常也称为范畴。

  包括最广的概念,也称为范畴

  如果有人问:“我们的思想是用什么东西来反映世界的一切呢?”我们可以毫不迟疑地说:“用种种的概念和范畴!”这就是我们先前说要发见的思想的秘密。为什么我们的思想要用概念和范畴反映世界呢?因为世界上的东西,在表面上看来,虽然千种万样,一样和一样不同,然而在实际上它们中间都常常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思想反映世界,决不能够单单把表面的各种不同看一下便完事,而要连它们中间的种种关系也反映出来,概念的功用便在这里了。我们在德国看见马克,在上海看见大洋,在野蛮的民族里看见贝壳,三种东西在表面上是不同的。

  是离不了概念和范畴的

  如果有人问:“它们中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马上可以用一个概念来作答:“它们同样都是货币。”这样一来,三样不同的东西中间的关系就弄明白了。货币这概念,帮助我们去抓住马克,大洋和贝壳的共通点,使我们能够不仅仅看到它们外表上的不同,同时还进一步了解它们中间的密切的关系。没有概念,这些关系就把握不到,也就不能够深刻地认识世界了。所以,思想是离不了概念和范畴的。

  概念和范畴在我们的思想中是这样重要,我们不能不把它特别地研究一下。

  第一件要注意的事是:思想是世界的反映,范畴和概念当然也反映着世界上事物。所以当我们应用任何概念时,切不可忘记它所反映的东西。货币是反映马克、大洋等等交换的媒介物,商品的概念是反映一切拿到市场上去出卖的东西。应用货币这概念时,我们不要忘记它所代表的世界上各种的货币,研究商品时,也不要忘记了世界上实际存在着的商品。有人也许要说:“这当然不成问题,无论是谁,见到了商品两字,决不会忘记它是代表各种现实的商品的,如果真的会忘记,那简直是白痴了。”这话好象很有理,然而其实是不明白思想的秘密内幕的人所说的外行话。你以为没有人会忘记,但偏有人常常会忘记。不信请慢慢地听我说明理由。譬如我们前次曾讲过一个范畴,叫做“否定”,用俗话说就是“没有了”,这个范畴包括的范围很广,世界上无论什么东西的消灭,都可以称做否定。但我们运用这范畴的时候,就常常会忘了一件东西消灭的实际情形。我们说“没有了”“否定了”,于是就照那概念的表面的意义去了解,以为那东西完全消灭了。这是真的吗?恐怕通常的人都要说这是真的。

  应用概念时,不要忘记它所反映的东西

  然而说这话的人就不知道,当他这样来了解“否定”这范畴的时候,他已经把现实世界里真正的否定丢开了。因为在前次我们就说过,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不会绝对消灭的,一件东西消灭时,在它本身的基础上一定又另有一件新东西发生起来。樱桃这商品从店铺消灭后,老板就收进了货币。所以如果我们不忘记现实世界上真的否定,那我们就看见它不单只包含着“消灭”一方面的意义,同时也有转变和新生的意义。然而我们平常应用这范畴的时候,就常常会把这种实际的内容丢开,而仅仅看见一面的意思,以为否定就是绝对消灭,一点影响也不留,否定这个范畴被我们这样一应用,它就变成空的东西了,本来我们要拿它来反映世界的,但它现在和世界上的真实情形竟联系不起来,只剩得一个没有内容的空壳,一个形式。这样的范畴或概念,就叫做抽象概念,所谓抽象,意思就是说它的丰富的内容都抽空了。形式论理学里,所用的概念就完全是抽象的概念。所以没有办法使它和世界上的事实结合起来。

  若忘记了所反映的东西, 那么概念就成了没有内容的空洞的了, 空洞的概念叫做抽象的概念

  在外国,康德就因为这样着了迷,他说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和我们思想中的范畴完全是两样东西。中国现在的张东荪教授也因为形式论理学作祟,老是在那里死咬着思想上的律不能够和事实上的律相同。如果思想果真和世界上的事实不同,那我们怎样能够认识世界,我们岂不都是一些瞎子了吗?我们要不做瞎子,就得要使我们的思想和事实相符,使我们的思想能正确的反映世界,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先使我们所应用的概念范畴能够很完全地包含着事实的各方面的内容。详细点说,就是当我们应用一个范畴的时候,不能单就这范畴表面上的贫弱的意思来说话,而应该直接去研究这范畴所包含的许多事实,把事实的各方面都要看个明白,(例如“否定”的消灭的方面和转变、新生等方面。)例如我们常常提到“万恶的社会”,这也是一个概念。我们常常因为这概念的两个不好的形容词,就以为真是除了万恶以外什么都没有了。其实这是咬文嚼字,我们应该去研究它所代表的现实的万恶社会。从这里我们可以发见这社会里固然也有万恶的方面,然而同时也有前进的方面,如果努力去促进这一方面,是可以把万恶克服的。又譬如现在有很多人在高叫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中国本位文化”,这又是一个概念,然而他们是怎样来解释这概念呢:中国本位文化,就是根据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来建设中国文化,这样解释,表面上是很合理的。然而可惜也只是限于表面而已。如果我们不忘记概念所包含的现实事实,那我们就应该直接去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形。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发现此时此地等等的话是多么笼统和空虚。中国全国的人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努力于社会改造的人,另一方面也有汉奸等等,在汉奸看来,卖国求荣正是此时此地的需要,正是他们眼中的中国本位,如果他们也用这概念去替自己辩护,岂不糟糕?所以,我们要改善中国的文化,决不能笼统地说什么中国本位,而应该以前进的民众为本位,以前进民众的需要为标准。

  应用概念时, 能够观察到它所反映的事实的各个方面,这就是有内容的充实的概念,也称为具体概念

  这样,我们就知道用此时此地来解释中国本位,是太空虚抽象了。按照事实却应该要求前进民众本位的文化。

  总之,应用一个概念的时候,要把它所代表的事实各方面都研究到,使它包含着充分的现实的内容。这样的概念,就不是空洞而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概念。我们讲了上面一长篇,就是为要大家能够应用具体的概念去思想,也只有要具体的概念,才能够和事实符合,才能够反映世界。

  以上是关于概念和范畴的第一件要注意的事。现在再说第二件:我们既然能够顾虑到概念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有着种种的方面,于是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看看这些方面互相间的矛盾。例如拿商品来说,商品本来是有价值,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的东西,这是它的一方面的内容。然而另一方面,它也是可以供人使用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有使用价值。樱挑供食用,衣服供人着用。不能够供人使用,也不成其为商品。但这一点,就和商品的内容矛盾了。因为供人使用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商品。我们从水果店里把樱桃买来吃,当它在店里的时候,它是商品,我们一买了过来,商品的性质便没有了,“否定”了,完全变成使用品了。所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内部的矛盾,这一个矛盾能够把商品的概念否定,使它变成自己的反对物,变成使用品的概念。

  不但要顾到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各方面,还要观察它的内部的矛盾, 以及由矛盾引起的变化运动

  由这一点,我们又知道各种概念原来并不是各自孤立,它们中间常常有一定的关联,能够互相转变。它们要有流动性,柔软性。有这流动性,才能够反映世界上的变化。一个概念转变成另一个概念,就反映一件事物转化为另一件事物。这就是动的逻辑中的概念的特色。这在形式论理学当然是做不到的,因为形式论理学的概念是抽象概念,只给它有一点表面上的意义,而不让它包含着矛盾的方面。提到商

  品,形式论理学就说:“这是拿去卖的东西,而不是供人使用的东西。”它只承认商品有交换价值,不肯承认里面同时必须包含着使用价值。提到万恶社会,形式论理学就说。“万恶就是万恶,一点办法也没有。”不知道万恶的内容也包含着前进的要素,这前进的方面发展起来,万恶的社会也会转变成进步的社会。再用中国本位来说,如果我们不单单在这文字的表面意义上咬文嚼字,而具体地去研究中国的真正需要,看清楚中国的前途和世界帝国主义的生死有多么密切的关系,就知道,如果真正以中国前进民众为本位的一切建设能够成功,那就足以制世界帝国主义的死灭,因此也就是使世界的前进民众走上成功的道路。这样一来,中国本位实际上也就包含着世界本位,而且也会转变成世界本位的,决不能关闭在一国的雀笼里唱高调!

  总之,关于概念和范畴第二件要注意的事,就是:不但要使概念包括各方面的事实内容,并且要研究这些内容中间的矛盾;研究一个概念怎样能够由于这些矛盾而变成另一概念。到这里,我们会想起前三次所讲过的三条关于动的逻辑的根本法则来了。我们现在研究概念和范畴,也正是运用着这三条法则啊。

  对于概念也还是要运用动的逻辑的三大规律

  我们要研究概念内部各方面的矛盾,就是应用矛盾统一律,我们要研究一个概念怎样“没有了”,怎样转变成另一个概念,这里就要应用质量互变律和否定之否定律。己经说过:人是用范畴和概念去思想的。范畴和概念的变化也就是思想的变化。现在这一条根本法则能应用在范畴和概念上,就表示这些法则正是思想的变化发展的法则。动的逻辑(或动的论理学或辩证法),本来是研究思想的变化和发展法则的。不过思想的变化发展也是反映着世界的变化发展,所以动的逻辑里所研究的法则也不仅仅能应用在思想上,它同时也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法则。这在以前的讲话上已说过,这里不过重复申述一下罢了。有几个重要的范畴,得特别提出来研究一下的,如本质,现象,必然,偶然等,以后再讲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