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艾思奇:大众哲学——第四章、方法论

作者:艾思奇 发布时间:2017-09-11 07:23:52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d8a55204ffce3b16c6b1197c44867b4f.jpg

  十三、“天晓得!”

  ——认识论和辫证法

  在过去许多次的讲话里,我们所谈的都是认识论的问题,现在要得把它结束了,再另外开始讲一些新的东西。这就是一方面要收场,同时另方面又要开锣,事体倒非常重要哪!正戏纵然唱得怎样好,如果开锣开得不对,还是很煞风景的。我们不能不想一个很好的方法,使听众们一来就觉得很入耳。想来,我们大家都是俗人,耳朵最听得顺的是日常的俗话。所以最妙无过于用一句俗话来开始。这一次的标题“天晓得”,不就是一句很熟的俗话吗?由这样平常的一句俗话谈起来,大概总不至于象大学教室里的哲学讲义那样令人想睡觉了吧。

  “天晓得!”这句话和哲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早已打破了哲学的神秘性,所以想要在俗话里找出哲学思想来,是不会有人奇怪了。要紧的是要问这里面有什么样的哲学思想?我们试先想一想:当我们听见有人讲“天晓得”的时候,这人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一定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件很难了解的事体,使得他感觉到绝望,使得他叹息,觉得人类所能知道的东西太少了。他要告诉我们:有许多事情,只有天才晓得,人是无法“晓得”的。

  一般人都以为,人类的认识能力不会进步。

  想想罢,这不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思想吗?认识论上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认识能力的问题,这问题要求我们解答的事情是:“人类能够晓得多少东西”?而“天晓得”这句话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解答: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类所能晓得的东西并没有多少。我们不要以为这一个解答太平凡,而小看了它。要知道德国的大哲学家康德的“不可知论”的思想,也不过这样罢了。自然,大哲学家究竟是大哲学家,他把这思想说得更巧妙,更高深,更难懂。不象我们平凡人用三个字就直截了当的说完了。

  不过,我们在这里只是提一个头,证明一句俗话也是一种哲学,我们决不要赞成“天晓得”的主张。试把过去许多次的讲话认真回味一下,就可以知道我们所说的,和这天晓得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我们可以指出最显明的一点:主张“天晓得”的人,他们先就把人类的认识能力看做固定的东西,人能够晓得那么多东西,就永远只

  晓得那么多东西,除此而外,“天晓得!”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现在有很多人知道社会经济是在不景气状态中,而且不景气一天比

  一天严重,如果你问他们不景气的原因在那里,将来的前途如何,他们有的也会答复你说,“天晓得!”很明显的,主张“天晓得”的人,完全不知道人的认识能力会进步,会发展。康德和他们一样,说我们的认识能力只够晓得事物的表面现象,至于事物的本身,他说那是“物自体”,不可知。用比喻来说:一个胡桃摆在这里,他说我们只能知道这是圆的,硬的,褐色的,至于内部有没有肉呢?他以为这也是属于“天晓得”的范围了的。他不知道我们可以动手去打破那壳,这是变革的实践,可以把“天晓得”变成“人晓得”。

 

  但实践却能使人类的认识进步

 

  通过了实践,认识能力就能够进步,能够发生新的知识,这一点,是不论“天晓得”主义者或康德主义者都不了解的。

  我们不赞成天晓得的主张,因为它和事实不符合。事实上,人所能够晓得的东西,是一天一天在进步的。有许多事情,在从前的人看起来也只是“天晓得”,但现在却被“人晓得”了。有许多事情,我们在小孩时候看起来莫明其妙的,长大了几岁以后,又非常觉得明白了。认识的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认识是一种历史的过程,一种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运动,没有静止的认识。所以在我们过去许多次的讲话里,我们完全没有提到人类能晓得的有多少,不晓得的又有多少的问题,因为事实上压根儿就不能这样问。今天我们虽然有些事情不晓得,但是明天说不定又可以晓得了。在没有打破胡桃的时候,我们自然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肉可吃,这是我们所晓不得的。但胡桃一打破后,情形又不同了。对于一件事物,我们能打破它的现状,改变它,(这就是实践)那我们对它就能够更晓得多些,认识的能力是跟着实践前进的。所以,我们只能问目前有什么东西还不晓得,却不能说我们所晓得的东西永远只是这些。我们既然不能问人类的认识能力究竟的是有多少,所以也就不必白费精神去研究这问题了。我们知道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断地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是认识能力怎样进步?怎样运动,怎样发展?过去的讲话所研究的也不外是这些。我们首先问:人类所晓得的东西(也就是人类的认识)是从那里来的,答案是:我们的认识都是外界事物的反映,我们所晓得的都是从周围世界里得来的。我们再问,这种反映,是不是象照相机一样,将表面的形象直接反映出来呢?答案是:人的认识决不象照相机那样简单。眼睛耳朵之类的感官上所得到的感性的认识,固然有点象照相机,是直接从各界所得的认识,但我们认识作用决不停止在这一点,它还能更进一步,用理性的认识去推测到事物的内部,直接看不到的东西,理性的推测是可以把握到的。我们可以想象到胡桃里有肉,能够理解卓别麟与劳莱、哈台的共通点,虽然这些在外表上好象直接看不见。并且,单是理性的认识还不够,这有时难免成为空想,所以我们的认识还有更高的一步,就是实践。在实践中我们证实了理性认识中的推测,并且由此又开始更多的新的认识。最真实最具体的知识,是由实践得来的。而新的知识,也是在实践中发生的。

  人类的认识是根据实践而得来的,所以和照相不同

  人类的认识和照相机大不相同的地方,也就在这一点。照相机的本身是死的,它只能够把事物的外形死板板地反映下来,事物的外形不变,照相也不会变。但人是活人,人在实践的活动中能够自动地将事物的外形改变,自动地去剥出内部隐藏着的东西,自动地去反映出更深刻的映象。实践是人类的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的活动,我们所晓得的东西就不会加多,不会进步。康德的认识论就是忘记了实践,所以才会以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永远只有那么多,才会以为有一种物自体为我们所不知道,才会以为有些东西只有“天晓得!”既然只有“天晓得”,那只好“听天由命”了,这是宿命论的思想,这是不知道进取,不知道斗争和实践的人所发出的颓废的叹息啊!

  认识能力不是静止的东西,认识也就是一种历史,因此我们也把它当做历史来研究。已经说过,在前几次讲话中我们完全没有提

  到人类能够晓得多少东西的问题,只把认识作用所经过的过程举出来,也就不外是这种理由。

  人类的认识是一种历史的运动, 认识论就是这种历史运动的概括

 

  我们指出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又再由理性的认识走向实践,在实践中,又再开始新的进一步的认识,这样不断地象螺旋一般地循环下去,每循环一次,我们所晓得的东西就进步一次。这就是认识的运动过程。自然,这里我们所举出来的过程,只是一种概括的形式,是人类认识历史总括起来的结果,实际上的认识历史并不这样简单。所以这种概括的形式所表示的过程,虽然和认识的历史一致,但同时也不能说它就是历史,只能说它是认识史的理论。所以我们不把它叫做“认识史”,而把它称做我们的认识论。总之,理论和历史是一致的,但同时也是有分别的,理论只把历史的总括的结果表示出来,至于历史上的许多偶然的琐碎的事,在理论中都得要抽去了。我们所讲的认识论也就和认识的历史有着这样的一种关系。

  理论和历史的一致和差别

 

  不过,现在有新的问题发生了。以前我们的认识论里,单单指出认识是一种运动,单单指出它的发展的过程。但它是怎样运动的呢?它是依照着什么法则去发展呢?为什么由感性的认识能够进步向理性的认识呢?这一切我们还没有说到,还得要等待我们解答。这就好比对于一种植物,我们只指出它是会生长的,只指出它由一粒种子到发芽,抽枝,生叶,开花等等的过程,但我们还没有说明,种子要怎样才会发芽,才会抽枝?……在发芽抽枝等等的过程中,有些什么样的一定的规则?

  我们不单只要了解认识会运动, 并且要知道它是依着什么法制而运动

  不说明这些,对于这植物的生长还是不能算已经了解的。又譬如,单单指出火车会在轨道上行动,这是谁也知道的事,有什么希奇呢?如果不知道火车究竟为什么会行动,那还不是等于没有了解这火车?对于认识的间题也是一样,单单指出认识会运动,指出了它的过程,而不了解它是怎样运动,不了解认识发展的法则,这对于认识论的问题还是没有完满解决的。

  现在所发生的新的问题,就是认识的发展法则的问题。在这里,我们要解答的是:人类思想的发生,变化,发展,是依照着怎样的

  一些法则进行的。这些法则,就是我们今后开始要讲的了,慢慢的,大家自然就知道。这里要说明的是,研究这些法则的学问,另有这

  样一个专门的名字:“论理学”,也称为“逻辑”。不过这种论理学,和普通旧的论理学不同。旧的论理学只研究思想的形式,它把

  思想当做固定不变的东西去研究,所以只得到一些死板板的形式,但我们已经知道,认识是一种运动,所以思想也是运动,我们不能把思想当做死的形式来研究,我们要研究思想运动的法则。所以,为要和旧的论理学有所区别,就把这种论理学称做动的论理学,也称为“动的逻辑”,而旧的论理学则是静的逻辑,也称为“形式论理学”。

  研究认识的运动法则的学问就叫做“ 论理学”

  还要指出一点:人的思想的进步,也就是他的认识的进步。思想的发生和发展,也就是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研究思想的运动法则也就等于研究认识的运动法则。所以这里的论理学,也就包括着认识论了。动的论理学和认识论是分不开的。最初提出动的逻辑的人,是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在他那里,已经就把论理学同时看做他自己的认识论了。不但如此,我们已经反复地说过思想或认识是外界事物的反映,思想的运动也就是外界事物运动的反映。更进一步说,思想的运动法则,同时就是反映着外界事物的运动法则。这样,论理上的法则,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法则又是一致的。我们由论理法则的研究,不但知道思想是这样运动,同时还知道世界上的一切物质也是这样运动。因此我们的论理学同时又可以算做我们的世界观。

  有一个最有名的新哲学家告诉我们:动的逻辑,认识论和世界观是同样的东西。“可以适用在同一个科学(新哲学)里,用不着三个名字。”理由不外就是这样的。

  十四、不是变戏法

  ——矛盾的统一律

  世界上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但这变动,和变戏法的变是不同的。

  变戏法,不曾见过的人恐怕没有了罢?大戏院里常常有大规模的演出,不过座价太贵。出不起钱的人,在街头可以碰碰跑江湖的献艺,几个铜板,也很够饱一饱好奇的眼福了。通常的戏法,不外是把一件东西变成另一件东西。例如一根棍杖放到毡子下面,立刻爬出一条蛇来,一粒米放在杯子里,他可以给你变成一满杯,或是一些枯乾的水草放进玻璃缸去,用手巾盖一盖,就变成一缸活生生的金鱼。……这一类的变法,在戏法中是最普通的,无论在大戏院或街头的卖艺里,都是必有的节目。

  观客对于魔术师所玩的这些把戏,照例是睁大着惊奇的眼睛去观看的,也许还有人深信不疑,以为棍杖真的给魔术师变成了一条蛇。

  戏法的变法,只是位置的移动

  真的,一个变戏法的人,如果不能够使观客惊奇,赞叹,和信服,他的戏法就根本没有人来看,也就不要想靠这一门职业来生活了;他要把他的技术弄得极其巧妙,使看的人出了钱,受了骗,还觉得非常满意。其实棍杖并不真的会变成蛇,一粒米也决没有真的变成一杯的道理。魔术师不过是预先将蛇和满杯的米藏在观客所没有想到的一个地方,到了临台的时候,秘密地搬出来,暗中和棍杖之类换掉了。巧妙地蒙混过观客的眼睛,戏法就算玩弄成功。

  这就是变戏法的“变”。这种变动,并不是真的变动。棍杖既没有变成蛇。一粒米也没有变成满杯的米,只不过掉换了一下位置。即使硬要说是变动,至多也只能承认是位置上的移动,也就是一种机械的变动,决不能说东西的本身有了变化,这是第一。其次,这一种位置的移动,完全是受魔术师的支配,棍杖和米的本身一点也不能够自动。变动的推动力完全是外来的!而不是自发的。

  位置上的移动是机械的变动,并且不是自动的运动

  有许多人,常常把世界上的一切变动看做变戏法一类的变动。他们虽然承认变动,然而所承认的只是机械的移动。最显著的,例

  如人类历史的变化,就有人主张是一种循环运动,这就是说,我们虽然好象看见历史天天在变动,天天有新的事情出现,然而这些新的事情,并不真的是新发现,它不过是过去曾经出现过而又消灭了的事情重复再出现一次罢了。这正好象有一个魔术师把过去的事情悄悄地藏起来,到了一定的时候,又把它拿出来给人再看一次。

  有人主张历史是循环的, 这是机械论的错误

  事情的本身根本没有变动,历史的本身也根本没有什么进步,不过是一盏走马灯而已。这种论调,不说别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周作人先生,最近也还不是在主张着的么?这种关于变动的思想,也就是机械论的一种。它要我们相信这样的两点:第一:世界上的一切变动,只是变戏法样的骗人的事情。大鱼生出小鱼,蚕变成了茧,稻秆上结成了谷子,一切的变化,生殖,繁衍的现象,都是假的。世界上的事物,本身决不会由一种变成另一种,我们所看见的变动,不外是一种东西隐藏了,而另一种东西又来代替它的位置罢了。第二:戏法的变动不是事物本身的变动,而是魔术师推动的,于是为要说明一切变动的来源,就不能不假定世界上有一个大魔术师,掌管着一切的变动。万物的变动,都是由他推动的。这魔术师是谁呢?是人吗?人决没有这样大的力量,那只好说是神了。这样,机械论的变动思想结局是要叫我们相信鬼神,相信宗教啊。

  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变动,实际上和变戏法是不同的。一切自然界的变动,社会的变动,人类思想的变动,都不单只是位置上的移动,而是事物本身的变动。水结了冰,我们决不能说,这是因为神把水藏了,又把冰拿出来,冰的本身根本就是水变成的。

  实际上事物的变动, 不仅只是位置的机械变动,而是事物本身内部的变动

  封建社会变成资本主义社会,我们决不能说,因为神把封建社会装在荷包里去了,又把资本主义社会拿出来。我们都知道资本主义社会是由封建社会本身发展变革而成的。我们在感性上先认识了卓别麟的小胡子,破皮鞋,……后来又认识到他是一个滑稽大王。这并不是把小胡子之类藏起来,再把滑稽大王拿出来的结果,其实滑稽大王这个概念,根本还是由小胡子……等等变成,因为卓别麟身上的小胡子……等等的东西,处处都表演出滑稽的形相,我们由这种种滑稽形相的感觉,综合起来,才能认识到这是滑稽大王,所以由小胡子等等变成滑稽大王,这一种人类认识上的变动,也和变戏法的变法不同的。总之世界上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都是前一种东西的本身发展成的,决不仅仅是位置上的变动,位置上的变动,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变动。

  事物的变动既然是它本身的变动,那么这种变动的推动力,就只能在事物本身里去找,而不能象变戏法一样地把原因归诸于一个

  神或魔术师。换一句话说,变动的根本动力是在事物的内部,而不是外来的力量。为什么呢?因为外来的力量是不能使事物的本身根本变化的。魔术师只能用一缸活金鱼去把枯草掉换位置,要他真的把枯草变成活鱼,他是没有力量做得到的。蛇蛋变成蛇,是因为蛇蛋的内部有这种可能。如果魔术师要把一个蛇蛋孵出鸡来,也是做不到的。自然,外力不是不能帮助变化,譬如鸡蛋里可以孵出鸡,用人工孵化的方法也可以使它孵化得快一点,但这只是帮助变动的一个条件而已,蛋里是否能够孵出鸡来,抑或孵出鸭来,这是要蛋的本身来决定,不能够由外力左右的。所以这变动的根本原因,是在事物的内部。

  事物本身的变动,其原动力也在事物自身的内部

  变动是事物本身的变动,而且变动的原动力也是在事物本身的内部。所谓内部的动力是指什么呢?

  先就事物的本身来看吧。随便一件什么东西,如果把它拿来分析,就可以看出它不是完全单纯的一件东西。它是由许多的部分和要素所构成。

  事物的内部, 包含着种种不同的部分

  简单的如一块铁或一个石头,它也有重量,硬度,脆性,大小等等不同的性质。一种动物植物或者一个社会,其内容的复杂就更不用说了。凡是一件东西,总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它的内部决不完全一致,它统一着种种互有差别的各部分和各方面,这是谁也能够明白

  的。

  不错,谁都可以看见,一件事物包括着种种差别的部分。这是很普通的常识。但这也仅仅是普通的常识罢了。单单的常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看得更深刻一些。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件事物内所包括的,不只是有差别的各部分,而且还包含着矛盾。所谓矛盾,就是自己推翻自己,自己否定自己,自己排斥自已的意思,这就是说,一件事物的内部,总包含着一种和它自己本身相反的要素。

  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和它自己相反的要素— — 即矛盾

  就用一个人的生活来说罢。我们一方面天天要吃饮食,以增加身体上的营养,以维持我们的生活。而在另一方面,我们的能力是天天在消耗,天天要用精力,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疲劳。这和前面吃饮食以维持生活的一方面是恰恰反对的,所以在一个人的生活上,就包含着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要增加体力,一方面又要消耗体力。再用人类社会来说,一个社会是由许多的人所构成,而在这社会内部的人,也

  不是一致的。至少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的人希望维持社会现状,而另一部分的人则又不满意于现状而要求打破现状。这两部分的人群的存在,就成为社会内部的矛盾。总之,不论个人的生活,社会,或世界一切的东西,没有一样不包含着和自己相反的一部分,没有一样不包含着矛盾。它一方面要维持它本身的存在,维持现状,但它的内部却又潜伏着一种否定自己的倾向。

  事物的内部包含着矛盾,称为矛盾的统一

  任何一件事物,都是一个统一体,它不但在内部统一着各种有差别的部分,而且还统一着各种的矛盾,这叫做矛盾的统一。矛盾

  的统一,就是事物变动的内部的动力。如果没有矛盾,事物就可以永远不变地维持着现状,永远静止而没有变动。但正因为有矛盾,

  因为内部潜伏着反对自己的倾向,如果要维持本身,就不能不压制这种倾向,要被消灭,若不能压制这种倾向,那么本身就被打破。这样,内部的矛盾,使一切事物的内部自己发生冲突,使它本身不能够固定,使任何事物都有变动的可能性。

  矛盾就是事物运动的原动力

  因为体力会有消耗,我们才不断地要饮食,要补足营养,长久不补充,就不能维持生活,就要死。因为有人希望打破现状,所以社会就常常会变革。总之,这一切事物变动的原因,这矛盾,是在内部存在着的,并不是神或魔术师在玩戏法。

  矛盾是永久的, 绝对的, 统一是暂时的相对的

  一件事物内部所统一着的不只是差异,并且统一着矛盾,因此它的内部就不断地有冲突,因此这种统一就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只有矛盾才是永久存在的,绝对的东西。因为这种矛盾和冲突永久存在着,而统一只是暂时的,所以任何事物都常常会被否定,被消灭,而转变成与自己相反的东西,一个活人迟早总不免要变成死人,一个不合理的社会,迟早总要变成更合理的社会。一撮象希特勒的小胡,终于要被我们认识出来是滑稽大王身上的东西。总之,在一件事物里面(不论自然界的事物,社会上的事物,或人类思想上的事物)总有着矛盾的统一,而且统一只是暂时的,相对的,迟早这件事物会向着相反的方面推移,这是最要紧的一点。

  矛盾的统一, 是动的逻辑的第一条根本法则

  矛盾的统一,是动的逻辑的第一条法则。

  人类的思想的变动和发展,以及思想所反映的世界上一切的变动和发展,都只有这条法则才能给与最根本的说明。我们要认识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动,也得要从它们的内部的矛盾认识起。所以,动的逻辑的创始者之一曾这样说:“所谓辩证法(即动的逻辑),就本来的意义讲,就是要研究对象本身内部的矛盾。”

  十五、追论雷峰塔的倒塌

  ——质量互变律

  雷峰塔已倒了八年了,到西湖去的人,再也找不到它古老的形影。但市面上出卖的风景画片中,仍然少不了一幅“雷峰夕照”,一般人对它的印象也不见得就完全消灭。我们现在来追论它倒塌的往事,似乎还不能算很生疏罢。

  塔为什么会倒塌呢?自然,年代久远,遭受了很厉害的风雨的剥蚀,这是使它倒塌的原因之一,但据一般的传说,还有一个原因是愚民的偷拆:因为它是古塔,迷信的愚民都以为里面一定有什么神灵,把它的砖块偷回家里,希望可以消灾降福,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雷峰塔的砖便一块一块的被人搬走,而它的基础也一天比一天不稳固了。最后自然到了不能支持的一天,而终于倒塌下来。

  谁都可以想象得到:从雷峰塔的砖块最初被人偷拆,一直到它倒塌,中间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偷拆者每次只能从塔上取去一块或两块。失去了一块或两块的砖,对于雷峰塔是不至于有什么影响的。照这样拆去一次两次,甚至于几十次,塔上的砖虽然渐渐少了,塔还是塔,它仍然可以稳固地立在那儿,不会改变了它根本的形状和性质。但是偷拆的人决不会只有几十起,因此,偷拆的次数也不会到几十次就完结,而塔的容量是有限的,能够支持几十次,却不一定能够支持几千万次,被偷的砖渐渐多了,终有一天要超过它所能支持的最大限度,一超过这最大的限度,塔就不能再维持它原来的性质形状,于是就要“变”,就要倒塌,——这就是八年前雷峰塔的遭遇。

  “量变”和“渐变”

  雷峰塔,就是这样由塔变成了废墟。这个变化的内容,并不怎样复杂,不过是一个矗立高耸的东西倒塌下来而已。但我们如果细心一点,把它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这样简单的变化里,也包含着两种过程,第一是在未倒以前,人们把砖一块一块地偷走的时候,塔上砖的数目虽然渐渐减少,塔身的支持力虽然渐渐薄弱,但塔始终是塔,性质形状不变。性质不变,单是支持力的变动,这叫做量变的过程,也称为渐变的过程。第二,砖的数目减少得太多了,塔已经完全不能支持它的原状,于是哗啦一声,倒了下来,这一下子,却并不仅只是支持力量上的变化,而是性质形状的变化了。性质变化的这一下子,就叫做质变的过程,也称为突变的过程。

  “质变”和“突变”

  数量的变(渐变)和质的变(突变),这是最普遍的两种变化过程,不单只包含在雷峰塔的倒塌中,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变化,都离不了这两种过程的。

  “ 质” 是事物的一种规定性

  不论什么东西,都有一定的质。鸡蛋是椭圆形,能够孵化成小鸡,这是鸡蛋的质,鸡有毛羽,头脚,会自动,会生活,这是鸡的质。雷峰塔是一个圆锥形的建筑物,矗立在西湖旁边,这是雷峰塔的质,雷峰塔的废墟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不能成什么形体,这是废墟的质。有了质,一件事物和另外一件事物才有分别。我们说某物和某物不同,主要的就是指这两种东西的性质不同。为什么知道蛋和鸡不同呢?为什么知道塔和废墟不同呢?也不外因为它们中间有质的差别。总之,质这东西,是事物的一种规定性。所谓规定性就是能使一件事物有一定的规定,使它表现出一定的特征,使它能够和别一件事物有分别。

  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量。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这叫做“ 质量”

  不论什么东西都有一定的量,雷峰塔是由许多砖筑成的,这些砖瓦必须有一定的支持力量,才能够维持塔的性质,砖被偷了一块,它的支特力的量也就减少一点。一个鸡蛋,我们始终以为它是圆圆的一个,但它的内部的孵化的程度,也是有一定的,或者已经差不多孵成小鸡了,或者还全然是黄和白,这一定的孵化程度,也就是鸡蛋的一定的量。水,我们可以知道它的温度有几度,人,我们可以计算他有几岁,这也是量。总之,无论什么东西,不但有一定的质,同时也有一定的量,质和量在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是统一在一起的,这种统一,叫做“质量”。无论什么东西,都是一种的质量。

  一种质会变成另一种质

  由雷峰塔倒塌的事件里,我们知道,各种东西的质虽然不同,但并不是完全不能相通的。质会变化,由一种质可以变成另一种质,塔变成废墟,蛋变成鸡,人和禽兽,表面上看来好象是很难相通的,但进化论已经证明人也是由禽兽进化而成。就人类社会来说,封建社会会变成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可以变成更合理的社会,这一切的变化,就是前面说的质的变化。

  一种质变成另一种质之先, 必须经过一番量变的过程

  由雷峰塔倒塌的事件里,我们又知道,性质的变化并不是一点规则也没有的乱跳。没有规则的乱跳似的变化,只在神怪小说里才会存

  在。好象《西游记》上的孙悟空,要变苍蝇就变苍蝇,要变石头马上就变石头,这种毫无根据的变化,只好在空想的小说中描写描写,

  世界上实际决不会有这样的事。世界上真正的变化,象雷峰塔的变成废墟那样,并不是凭空而来,不是由什么神怪的力量突然叫它倒下来。在它倒塌之先,还经过一翻量变的过程,在这期间,它的砖一块块地被人拆去,支持力渐渐减少,但是性质却始终不变。一直要减少到最大的限度,才发生质的突变。

  一切变化都是质变和量变交织成的

  世界上一切的变化,都是质和量的两种变化交织成的,在一个时候,我们看见质的方面没有什么变化,然而量却在那里变化着。在另一个时候,我们又看见质的突变,一种性质突然转化成另一种质,这也叫做“飞跃”,也叫做“连续性的中断”:因为经过这样一突变,旧有的性质就连续不下去了。

  飞跃和连续性的中断

  这两种变化,在世界上万事万物中交织着,并且很密切地互相关联着。在量变的过程中,我们因为看不见质的变化,每每以为量的变化和质没有关系,然而如果再细心一观察,就知道,量的变化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引起质的变化,支持力减少到一定的程度,雷峰塔就要倒塌,蛋孵化到一定的程度,就要破壳。所以,量的变化是能直接转变成质的变化的。或者反过来说,质的变化是从量的变化过程转移所成的。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从量变转到质变。

  经过了质变以后又怎样呢?质一变,自然就发生新的质,而旧的质消灭了。在这新的质中,不是仍然可以有量的变化了吗?倒了的废墟上,不是仍然有人去取砖吗?孵化成了的鸡,不是仍然继续生长发育吗?但是,这一次的量变,是有新的质做基础,所以和旧的性质上的量变也不同了。是的,塔变成废墟,仍然有人来取砖块,但这一次的取,所影响到的却不是支待力了,已经成了一堆废墟,根本无所谓支持力,这时的量变,也就不再是支持力的变化。取了一块砖,就是少了一块,这就是说,现在的量的变化,只是单纯的数目的减少,和那还是塔的时候不同了。并且就是砖块的数目的变化,也和以前不同,以前是一块块的偷走,现在却可以一堆一堆的拖。在这种情形下的量变,比在塔的旧状时激烈得多了。所以量变虽然仍是量变,但因为有了新的质,所以也就是一种新的量变。这种新量的变,是在质变之后发生的,或者也可以说是由质变转移而成的。简单一点,就称为从质变到量变。

  质量互变律

  从量变会转移成质变,从质变又会转移成新的量变,这两种变化的互相关系,在动的逻辑里是把它当做了第二条根本法则,简单地称做量和质的互变法则。

  第二条法则和第一条法则的关系

 

  这第二条法则,和第一条法则有什么关系呢?第一条法则就是前次讲过的矛盾统一律,它的内容也在前次说得很明白了,这里用不着多讲,不过,恐怕有人不知道两种法则互相间的密切的关系,而把它们看做完全平行完全独立的东西,所以在这里不能不再补充一点。

  第一条法则是更根本的法则,要有了它,才能够说明第二条法则的。为什么量变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转移成质变呢?为什么质变又能转移成新的量变呢?这理由,我们在前面还没有说明,现在要说明,就得要应用第一条法则了。

  矛盾的发展引起量的变化

  前次讲话里已说过:任何一件事物都是包含着矛盾的,它的内部时时刻刻有一种和它本身的性质相反的倾向。矛盾的倾向是永久的,没有一时一刻会消灭,因此也没有一时一刻不和它本身性质在冲突,甚至于到了一定的时候会否定了本身的性质而转变成相反的性质。譬如现在所论的雷峰塔,它是由砖块堆砌起来的一个直立的建筑物,它内部的每一块砖,时时刻刻都有塌落下来的倾向,同时因为许多的砖互相支持着,又不至于真的落下。这种矛盾的倾向,是没有一个时候会消灭,因此雷峰塔的全体也没有一个时候不是向着倒塌的方向走

  去。每天的风雨剥蚀,使塔的支待力量减弱下去,每次失去砖瓦,使塔本身倒塌的倾向更增大起来。在风雨剥蚀和砖瓦减少的时间,我们虽说看不见塔的倒塌,但是塔的内部的矛盾都在一天比一天发展。在表面上只是数量的变化,在实质上却是矛盾的加强,数量的变化为什么终于会转移成质的变化呢?

  矛盾激化引起质的突变

  就因为数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时,矛盾的尖锐也到了不能再继续的程度了,于是就否定了旧的性质,而变成新的性质。

  因此,我们问为什么雷峰塔的砖减少到一定的时候就要倒塌?

  为什么量变到一定的时候就转移成质变?答案就是根据第一条法则来的:因为在量变的过程中,矛盾也在不断的发展,这矛盾发展

  到最后,就使原来的东西变成和它自己相反的东西,这就不得不是质变,这在蛋变鸡的例子也是一样的,蛋的内部孵化成熟了,就不得不破壳。

  经过了质变的过程,旧的质消灭,新的质成立起来,在新的质的内部,又包含着新的矛盾。这矛盾和旧的矛盾自然不同,蛋的矛

  盾是要破壳,而破壳变鸡以后,鸡的矛盾是发育,生蛋和死亡。塔变成废墟后,它的矛盾不再是要倒塌,而是一堆一堆地要被人运去

  作筑墙砌壁的用途。这新的矛盾的继续发展,就成为新的量变,所以又由质变转移成了量变。

  量和质的互变律已说清楚了,这次的讲话到此结束吧。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