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踏遍绿水青山 追寻红色记忆

作者:记者 发布时间:2021-04-03 09:02:05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长征源合唱团在贵州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演出。 受访者供图

前来祭扫的丁宝鉴(中)在陵园里为大家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安晓琳 摄

福建省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上官斌(右)和党史研究者赖光耀(左)在该县大同镇七古村深山里搜寻考证散落烈士墓。池洁 摄

  清明·特别策划

  又到清明时节,春雨洒落在曾浸染过无数革命烈士鲜血的中华大地。

  翻开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他们高擎信仰的旗帜,点燃革命的星火,视死如归,前仆后继。他们虽已逝去,但他们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成为滋养和激励我们继续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小葬于墓,大葬于心。英烈,是中华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英烈的事迹和精神,也是丰富生动的党史资源。清明祭英烈,是追思和缅怀,也是弘扬和传承,弘扬他们对家国的深沉大爱,传承他们用生命书写的初心使命。

  梨花风起正清明。行走在祖国的青山绿水间,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红色记忆,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都是照耀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灯塔。

  ——编者

  江西于都 红军后代歌咏长征

  传唱,让红色种子播撒心田

  ■黄洮华 宋嘉华 本报特约记者 郭冬明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3月24日晚,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发起的“弘扬长征精神,致敬建党百年”长征组歌公益巡演正在进行。

  这支2010年成立的合唱团,由于都县的百余名红军后代组成,保留曲目是红色经典《长征组歌》。

  清明将至,他们真挚的歌声,饱含对长征精神的歌颂,也寄托着对先辈的无尽思念。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每当唱到《长征组歌》中《告别》部分的这段歌词,合唱团成员林丽萍都感慨万分。

  “我们不仅是在唱歌,也是在倾诉,在追寻。”林丽萍说。林丽萍父亲林广东的叔叔叫林罗发生,1931年参加革命,长征后杳无音讯。林家长辈担心随着家中老一辈人的逐渐过世,“林罗发生”这个名字承载的那段家国记忆也随之消失,于是根据赣南风俗,把年幼的林广东过继给叔叔林罗发生,并嘱托他一定要找到父亲的下落。1955年,家人收到林罗发生牺牲的烈士证明书,却不知他魂归何处。长大成人后,林广东开始了年复一年的寻找。直到他年逾花甲,把这个使命交给了他的女儿林丽萍。

  林丽萍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爷爷的下落,她加入了长征源合唱团,团员都是红军后代。每到一地演出,她总会到当地的烈士陵园查找爷爷的讯息。

  2014年11月,合唱团沿着长征路线,来到广西兴安演出。在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的英名廊上,林丽萍找到了让她泪流满面的名字:林罗发生。

  有心愿达成的喜悦,也有寻找未果的遗憾。合唱团成员钟建平的爷爷钟南斗1934年踏上漫漫长征路,此后再无音讯,家人等来的也是一张烈士证明书。钟建平说,爷爷随中央红军长征后,敌人对中央苏区展开疯狂反扑。百般无奈下,为了求生,奶奶只好把父亲的弟弟送给一户姓杨的人家,自己带着年幼的父亲东躲西藏,最后在盘古山一处矿洞里藏身,才逃过了追剿。

  “我现在退休了,就想在有生之年完成父亲未了的心愿。”钟建平说,父亲钟昌奇1985年去世前,反复叮嘱他一定要找到爷爷的牺牲地。加入合唱团后,他和许多同伴借助演出的机会,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遍寻多年。去年12月,参加完第三届长征沿线旅游联盟兴安年会演出后,他专程来到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站在英名廊前,他们用手一遍又一遍摩挲着黑色花岗岩石碑上刻着的仅有的十几个钟姓烈士的名字,还是没有找到“钟南斗”3个字。

  作为红军后代,每个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成员的家中,几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于都河,一条并不算特别壮阔的江河,却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地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于都河畔集结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当年在于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人渡河长征,他们中的很多人,最终倒在了长征路上。

  “我外公是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牺牲了”“我小叔公参加红军时才14岁,还没走到1个月就牺牲了”……2010年11月16日,在于都县民政局会议室,一大群人围坐在一起激动地交谈。他们虽然大多互不相识,但相似的经历和共同的情感把他们聚在了一起。大家商定成立长征源合唱团,唱响长征的歌,唱响红军的歌,一起传播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播撒红色种子。

  “我们是一支业余文化团体,参加合唱没有任何报酬,牺牲休息时间辛苦排练、无偿演出,还要自筹服装和道具,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红色基因。”长征源合唱团副团长刘长力介绍,合唱团组建至今,他们以“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红色情怀”为宗旨,沿着先辈的足迹巡演,唱遍了于都,唱响了江西,唱向了全国,把长征精神唱进千千万万观众的心中。

  “最令我难忘的,是我们到北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长征艺术团合唱团同台演出。”合唱团成员杨盛说,那一天,两支以“长征”命名的队伍在北京“会师”。舞台上,当一曲《告别》唱响,仿佛穿越了时空——那个秋凉的夜晚,没有人会想到,这支队伍一去多年,这些出发的人们九死一生……两支合唱团在台上深情演唱,台下观众泪水涟涟。“演出结束后,一位老奶奶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是长征让我们走到了一起,让我们一起努力,把长征精神传播得更广、更远。”杨盛说。

  去年7月,长征源合唱团与于都县长征源小学红娃唢呐艺术团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那场演出,歌声雄壮,唢呐嘹亮,赢得了观众满堂喝彩。“于都是唢呐之乡,听家里老人讲,当年村里的年轻人都是在一片唢呐声的欢送中去参加红军的。”刘长力说,他们希望用这种特殊的演出形式,纪念当年红军渡河长征的场景,守护这段红色岁月的记忆。

  “我们是红军后代,有义务把长征精神传承好,让这笔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刘长力介绍,合唱团成立以来已经演出了478场,他们计划在7月1日前完成500场演出目标,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我们要用歌声唱响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一茬接一茬地传承下去。”

  “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傍晚,钟建平和妻子散步来到于都河畔的长征渡口,嘴里哼唱着《长征组歌》中《大会师》的曲调。当年没有一座桥的于都河上,如今已建起数十座大桥,长征大桥、红军大桥、于河大桥……每一座大桥,都见证着于都的日新月异,见证着百姓的幸福生活。

  “跟着合唱团走遍长征沿线,我们在‘寻找’祖辈,也找到了他们勇敢踏上长征路的答案: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民族的复兴,心中有理想、有信念,就没有什么能阻挡胜利的脚步。”钟建平说。

  福建长汀 无名烈士史册留名

  寻访,让红色历史走进课堂

  ■乔振友池 洁

  闽西春日,草木葱绿。在福建省长汀县,一支队伍在深山密林间艰难前行。这支队伍,是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组成的寻访无名英烈小分队。

  “到了,快到了,前面就是那个无名烈士墓了……”向导在前面带路,小分队紧随其后。连日来,长汀县有多支这样的队伍,奔走在乡镇村屯、荒野山沟,为的是让革命英烈留名,让英烈事迹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长汀,史称汀州,曾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红军主力正规化的摇篮。从1929年到1934年,长汀有2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军,革命烈士的鲜血遍洒这片红土地。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调研时发现,长汀籍在册的革命烈士有6600多名,居全省之首,但其中不少人生平事迹不详,还有很多无名烈士掩埋于沟沟岭岭的荒冢。

  去年,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到乡镇调研,四都镇红都村一位老人反映,敌人曾将在“清剿”中抓获的上百名红军官兵押到狐狸夹的一处炭窑杀害,把尸体全部推到炭窑里。

  “尊重英雄,缅怀先烈,是一个民族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的重要方式……”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这个情况向县委领导汇报后,领导当即批示,一定要尽全力搜集整理英烈事迹。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很快研究制定了系列方案,全面开展挖掘烈士遗骸、搜集整理烈士事迹工作,通过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面向全社会征集线索,将烈士事迹整理、烈士遗骸搜寻工作划区分片,落实到村级单位,组建专项工作小组上门走访老同志及烈士家属,整理相关材料。在此基础上,组织党史专家对英烈事迹逐一考证,经考证后的事迹编辑成册,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教材印发。

  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肖剑剑介绍,这次征集对象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中牺牲的长汀籍革命烈士或牺牲在长汀的外省籍革命烈士,征集内容主要是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家书、照片等以及存有烈士遗骸的安葬点等信息。

  “据调查,南山镇9个行政村均发现埋葬烈士遗骸的义冢,四都镇存有烈士遗骸的地方有3处……”此次征集活动的负责人介绍,截至3月底,他们收到有价值的线索32条,目前已经核实的有12条。

  “敌人占领四都楼子坝后,对来不及转移的红军伤员、机要人员以及兵工厂、省军区医院、造币厂、被服厂等进行了围剿。抓获的人员,只会说外地话的就认定为红军,全部杀死在当时造纸用的两个湖塘里……”在四都镇,一位九旬老者回忆起当年红军牺牲的场景,老泪纵横。

  长汀地方党史研究者赖光耀得知县里开展这项寻访活动后,主动参与进来。他虽已年近半百,仍和年轻人一样钻密林爬高山。“寻访工作十分艰难,但这是一项神圣的工作,对推动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我们要让每一名革命英烈史册留名!”赖光耀慨叹。

  随着寻访工作的推进,一段段战斗历史得以重现,一个个无名烈士生平得以还原,一个个英烈事迹走进党史学习教育课堂,一场“寻英烈、学党史、悟初心”的热潮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涌动。

  辽宁丹东 尊崇英烈蔚然成风

  守护,让红色血脉代代赓续

  ■乔守辰 李 昊 崔 鹏

  清风拂松柏,清明祭忠魂。

  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烈士陵园里,一位身着老式军装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一座烈士墓前,俯身轻轻擦拭着墓碑,嘴里念叨着:“老战友,我又来看你了!”

  老人名叫丁宝鉴,今年93岁,是辽宁省军区丹东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一名离休干部,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祭扫的这座烈士墓,安葬的是曾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隋心湖。

  1945年3月,17岁的丁宝鉴和同学隋心湖从山东入伍,一同随部队奔赴东北。“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会有牺牲。无论谁活下来,一定要为牺牲的战友掩埋好遗体,要替牺牲的战友好好活下去,经常到牺牲战友的墓前看一看。”丁宝鉴与隋心湖“约法三章”并写下血书,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

  到东北后,因为部队任务不同,丁宝鉴与隋心湖分开,直到参加抗美援朝两人在战场上再次相遇。他们并肩作战,参加了抗美援朝前四次战役,作为医护人员救治了很多伤病员。然而,任务繁重加上过度劳累,让隋心湖患上了肺结核,回国后不久就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3年后我从朝鲜回国才得知这个噩耗,因条件所限怎么都找不到隋心湖的安葬地。”回忆往事,丁宝鉴老泪纵横。他始终记着与隋心湖的约定,在不放弃寻找战友墓地的同时,遵守当年的约定,努力工作,好好生活,后来从原沈阳军区230医院副院长的岗位离休。

  1980年,经过不懈努力,丁宝鉴终于在丹东市元宝区烈士陵园找到了隋心湖烈士的墓地。从此,他经常来到陵园,擦一擦老战友的墓碑,和他聊聊天,说说国家的变化,唠唠过上的好日子。

  丁宝鉴的举动也带动了他的儿孙和干休所工作人员,他们陪着老人一起到陵园,义务打扫墓地、植树除草。了解到丁宝鉴参加抗美援朝以及坚持为烈士扫墓的事迹后,丹东市国防教育委员会聘请他为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为各界群众讲述战斗故事,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这些年,丁宝鉴欣慰地看到,自发前来陵园祭扫志愿军烈士的人越来越多,尊崇英烈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因为种种原因,一些家属无法前来陵园祭扫,为告慰烈士英灵、弥补烈士亲属的遗憾,丹东市开展了“我替志愿军烈士亲属去扫墓”等公益活动,志愿者中有机关干部、大中小学生,也有普通市民,一束束鲜花、一次次缅怀,表达了他们对志愿军烈士的崇高敬意。

  在丹东市振兴区滨江村,有一座安葬了31位志愿军烈士的陵园。这是丹东市12处集中安葬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的陵园之一,也是当地唯一一处由村里出资修建的烈士陵园。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前曾在滨江村进行驻训集结,并开设战勤医院。战争期间,数十名由前线转运回国的志愿军伤员因伤重不治牺牲,就近安葬在村子附近的山坡上。这些年,滨江村靠着发展集体经济家底越来越厚实,村民们始终没有忘记散葬在后山的志愿军烈士,村集体投资兴建了滨江村烈士陵园,将村域内散落的烈士遗骸集中移葬、规范管理。每年的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当地党政机关、企业、学校等都会组织人员到这里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守护他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守护烈士就是守护我们的红色血脉,守住幸福生活的根,不光我们这一代人要守,世世代代都要守下去。”滨江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袁玉祥说。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