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在追根溯源中激发奋进力量

作者:余彦隆 发布时间:2018-08-27 07:44:56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历史文献片 《回望延安》——

在追根溯源中激发奋进力量

 

  巍巍宝塔山,悠悠延河水。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一个个数据,一场场思辨……

  由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局、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推出的历史文献片《回望延安》,从新时代的视角,聚焦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追根溯源,以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交相辉映的表现形式,把蕴含着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延安精神,生动呈现给亿万观众,给人以深刻启示和奋进力量。

  一

  对于党的建设而言,领导核心的确立,意义重大。

  核心,是力量的引领。这种力量是确保正确方向的凝聚力,是民族救亡图存、奋发图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紧密结合,党领导人民才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回望延安》在第一部分“延安:锤炼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坚强领导集体”中,完整阐释了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形成和重大历史意义。

  该片通过一系列历史事实,佐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是与他对党的贡献、对军队的贡献、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及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分不开的。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点燃中国革命的燎原烈火,到“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导致的血的教训;从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到红军依靠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屡战屡胜,冲破重重险阻。共产党人的铁血征程闪烁着这样一条真理:一艘劈波斩浪的航船,需要一位眺望远方的掌舵人;一个政党走向成熟,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核心。

  长征途中,自恃兵强马壮的张国 焘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公然闹分裂,拒不执行党中央的北上决议,强行带着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一部,第二次过草地南下——企图另立“中央”。关键时刻,陕北红军给予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以极大的拥护和支持。

  特别感人的是片中讲述的“毛泽东借钱的故事”。刚到陕北,衣衫褴褛的中央红军,面临大雪纷飞的冬天,没有过冬的衣服。忧心忡忡的毛泽东提笔给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写信借钱。之所以用“借”的方式,是因为毛泽东深知,红十五军团同样拮据,并且徐海东曾为张国焘的老部下。

  而徐海东见信马上从仅有的七千块拿出五千块送给中央,他说:“毛主席写信来借钱,说明党中央比我们更困难。我们哪怕不吃不喝、挨饿受冻,也要支援中央!”若干年后仍旧念念不忘的毛泽东称赞“徐海东是为革命立过大功的人”。他深情地说:“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多亏了海东同志借给我的五千块大洋,那可是为革命帮了大忙啊!”

  得人心者得天下!该片用铁的事实告诉人们:党的领导核心,是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之根本。背离核心搞分裂,只能是一败涂地。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绝不允许枪指挥党!维护核心就是维护大局,就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人民军队由弱到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就是始终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靠的就是坚定维护核心,团结一致,看齐追随。

  二

  理论飞跃,是自信的表达,更是思想的成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然带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大发展。

  《回望延安》在第二部分“延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系统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实践魅力。

  波澜壮阔的革命潮流,迫切需要既体现马克思主义原则,又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因为只有这样的思想理论,才能真正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才能引领人民不断夺取胜利。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丰富和成熟的。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收录的159篇著作中,成文于延安时期的就有112篇;《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1628篇文章中,撰写于延安时期的就多达938篇。以理论的丰富和成熟为标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全党凝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从而更好地肩负起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历史使命。

  真理在斗争中显现。70多年过去,回望延安岁月,愈见灼灼其华。

  为使画面变得灵动起来,该片将照片置身于真实历史场景中,使得历史人物与历史场景有机关联起来,给观众以强烈的时空代入感,从而增强了片子的感染力。在叙事与画面的处理上,该片以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的手法,力求话到画出,彰显出历史文献片的严肃性、真实性,从而使官兵在回望延安历史、寻根理论之源中,更加坚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自信,更加增强投身改革强军伟大实践的自觉性。

  三

  延安时期,是党的建设创新发展的活跃期。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解放区人民,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探索出一整套建党治党的基本经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历史性贡献。

  有比较才有鉴别。《回望延安》在第三部分“延安:探索出了一套管党治党的基本经验”中,该片对大量史料进行精挑细选,通过一正一反的反差对比,泾渭分明地展现出国共两党作风纪律、信念追求的截然不同。

  两个政党,两种纪律,两种作风,两种走向,深刻揭示了国民党、共产党的本质区别。“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老百姓的歌声,是最好的写照。

  同甘共苦,是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真情纽带。为充分体现这一点,该片把镜头对准了延安大生产运动。1941年至1942年,陕北进入了最为艰苦的岁月。面对经济陷入困顿,毛泽东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黄土地上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毛泽东种菜,朱德织毛衣,周恩来纺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在延安时期,“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三大作风”渐趋成熟;“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成为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党的肌体更加健康,党的基层组织更加坚强。

  该片用大量事实说明,一个政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党的队伍要永葆生机活力,就必须从严治党,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四

  常言说:事在人为。任何事业都是人干出来的。

  《回望延安》在第四部分“延安:造就了一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栋梁之材”中,首先把镜头聚焦共产党的抗日军政大学和国民党的黄埔军校。

  在延安二道街抗大旧址,铿锵有力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旋律,把观众带回到70多年前延安。

  镜头再切至几千公里外的广州珠江长洲岛,蒋介石任校长的黄埔军校引发人们无限深思:从这里走出的许多学员,为何最后都成了共产党的战将。

  其实,回望延安,不难找到答案。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来担承!”这,就是黄河之滨、延水河畔的共产党人胸怀的理想。

  事实胜于雄辩。通过该片,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共两党的最后结局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才观、用人观。

  战场上的较量说到底是人的较量。延安时期培养的大批的治党治军的骨干,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乃至建设新中国,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片中,有这样一组数据格外令人振奋:那时,延安有中央党校、抗大、马列学院、陕北公学、鲁艺等30多所干部学校。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6位元帅、8位大将、26位上将、49位中将和129位少将曾在抗大工作和学习过。

  得人才者事业兴。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建设年代更是如此。

  回望,是为了反思;回望,是为了向前。

  总的看,该片围绕“四个一”即“形成一个领导核心、实现一次理论飞跃、创造一批基本经验、锤炼一支过硬队伍”四个部分进行架构,集中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13年,如何实现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浴火涅槃;靠什么从中国的西北一隅走向全国、震撼世界。与此同时,在叙述方式上,该片以历史资料多维呈现、历史见证人多方回忆、党史军史专家精当讲解等形象生动的方式,以故事化叙事手法,系统展现延安时期党在治党治军过程中经历的重大事件、决策的雄图方略、取得的伟大成就、形成的优良传统、获得的宝贵经验,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视角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历史命题,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生动的历史教材。

  精神的价值在于传承。而今,延安精神,如连绵不绝的清流,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共产党人的血脉,不断催生出奋力进取的前行力量。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