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鲜红的时代底色

作者:黎泽民 云利孝  更新时间:2019-06-15 10:07:46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和成长命运的优秀长篇小说。1914年9月,女作家杨沫出生于北京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县等地教书,后又在北京做过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在此期间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加入了共产党。《青春之歌》正是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侵华战争。此时的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仍在压迫贫苦的农民,有的成了资本家,谋求自身的安逸与稳定,在政治上寻求自保。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各派势力战争连连,国民党反动势力连年的“剿共”政策给这片土地又添加了白色恐怖。处在社会动荡期的广大青年,或坚定、或彷徨、或积极、或消沉、或奋起、或逃避。

  一位出身封建地主家庭的学生林道静,用两次“离家出走”追寻理想道路。第一次出走,是为了逃离封建父权给自己的婚姻规划,她遇到了给予她精神救赎的青年余永泽。起初,余永泽给人们展现了一个善良正义的形象。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发现他性格中自私、懦弱的一面。他漠视身边革命者的奋斗与牺牲,一心为生计考虑,苟活于世的他只能是碌碌无为。正缘于此,林道静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追寻真正的精神归宿。这使她再次踏上寻求“精神导师”的路。

  第二次出走,便是因为一次学生运动中地下共产党员卢嘉川的出现,卢嘉川被捕入狱即使被反动派打断双腿、扎破双手,也依然不忘心中的革命信仰,带领狱中被捕同志反抗敌人的威逼利诱。这些让林道静寻找到了冲破这个时代枷锁的精神归宿——共产主义。

  从专制的“父家”出走到“夫家”,再出走到“社会”,林道静的思想在一步步变化。从面对家国命运的不知所措,到参加北大学生集会的胆战心惊,再到遇见革命战士江华成为革命浪潮中坚定的一员,林道静的每一次蜕变都让读者心潮澎湃。

  书中,面对选择革命就等于选择死亡的现实,有的青年坚持利用集会游行宣扬共产主义,鼓励群众参加爱国运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有的青年不堪现实的黑暗,选择了沉睡在自己的“安乐窝”;而有的青年则经不住诱惑选择了背叛革命……

  林道静则不断地冲破封建思想的枷锁,一步步成为成熟的革命者。她为了反抗“花瓶”“没有灵魂的傀儡”和依靠别人的供养度日的命运,走向了共产主义道路,在革命者的帮助下成了有坚强内心,不畏强权的共产主义革命者。为了宣扬爱国思想,她在北戴河杨庄小学给学生们开展宣讲,播撒革命的火种。

  青春期的躁动不安给了青年一代敢于尝试和冲破一切枷锁的无畏。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群青年人,他们为理想而奋斗,他们是平凡但坚定的革命者,为了革命的胜利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不惧怕把牢底坐穿,坚强地面对强悍的敌人。他们的成长历程同国家命运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他们是那个时代进步青年的典型代表,他们用热情、活力乃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渲染上鲜红的时代底色,奏响那个时代最动听的“青春之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更应传承先辈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我们这个时代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