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新时代的大寨精神

作者:孔和尚微信公共号  更新时间:2017-08-11 08:01:44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8638eb87e5f8e1f5d6b5dc3d91d2e7ad.jpg

  各位朋友好,今天是我们“孔曰——晋东红色之旅”的第一天。

  上午我们已经去看了“百团大战”开始的地方,看了巍峨耸立的百团大战纪念碑。我们为什么要搞百团大战呢?是为了解放祖国,是为了赶走侵略者。那么,解放祖国是为了什么呢?赶走侵略者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不是赶走侵略者就能过上好日子呢?不是。赶走侵略者,只是创造一个独立的条件;独立了之后,离富强还远着呢。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说的是精神上站起来了,离真正站起来还很远。不是说1949年10月1号这一天一过,人民就过上好日子了,其实1949年10月2号跟10月1号差不多。那怎么才能富强起来呢?后边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多困难要应对。所以我们下午来到第二站,这就是大寨。我想世界上可能没有第二个村子——如此小小的一个山村,如此之著名。全世界你打着灯笼,是找不着这么一个村的。尽管“农业学大寨”运动已经结束很多年了,但是我们今天看看,这里仍然非常的人丁兴旺,而且好像还越来越兴旺。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从新疆、从贵州、从广东、从黑龙江……从东西南北来到这个地方。我们这里边有60后、70后、80后、90后,还有00后,年度跨得这么久远,我们都来看大寨。我们看的是什么呢?今天也有很好的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大寨精神的方方面面。我不知道你们各位认为的大寨精神是什么。你们以前记忆的也好,还是今天新充电、新补课的也好,大家能不能随便说几句,你觉得那个大寨精神是什么。你说了之后,我们就可以pass掉了,就不用再讨论这个问题了。大家随便说两句。咱们要不从00后开始,好吧?我们请孙立城同学说两句。你觉得大寨精神是什么?

  (孙立城:“艰苦奋斗,不怕困难。”)

  很好,一说就说到点子上了,说到了核心的关键词“艰苦奋斗,不怕困难”。这个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个东西非常重要呢?因为新中国太难太难,困难太多。我们如果去看毛泽东时代的文件也好、文艺作品也好,其中贯穿着一个主旋律就叫“不怕难”,老说不怕难。

  其实如果你看整个一部中国历史,中国人越活到近代,越有点怕难了。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跟其他民族相比,咱们日子过得好。咱们看大寨,觉得大寨以前特别苦,这个苦是由于从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中国的多灾多难造成的,中国自古其实并不苦。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在唐朝的时候、在宋朝的时候,山西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你翻翻《全唐诗》,一半以上的全唐诗都跟山西有关。你看古人是怎么写山西的——山清水秀。哪有什么黄土啊、什么七沟八梁一面坡啊?这些你在唐诗里是找不到的。大寨解放前生活的苦、解放初生活的苦,并不是自古以来就这样的。我们古代比鬼子生活好得多,所以跟鬼子相比,咱们有个缺点:咱们怕苦,鬼子不怕苦。因为他没过上几天人的日子。比如我刚从英国回来,英国住的城堡就跟野兽住的山洞没啥区别。它那个城堡跟咱这窑洞根本就没法比,窑洞冬暖夏凉啊。鬼子要是知道世界上有窑洞这回事,早都投奔过来了。所以鬼子跟咱比,他是不怕困难的。

  中国人的日子过得好,咱们有点喜欢腐败、有点喜欢享受,所以这一百多年来呢,有点怕难。我们要翻身、要赶走侵略者,缺的不是物质条件,缺的是看不见的那个东西——精神。

  我们从鸦片战争以后,就一直在寻找原因:中国差在哪儿了?我们为什么被鬼子打败?找了许许多多原因都找错了。原来以为咱武器不行,后来以为咱工业不行,再后来以为咱没有铁路,一样一样都有了之后,发现还是被人家打败,才知道原因不在此,原因在于我们“怕难”!这人只要抽上两口大烟之后,他就不愿意去拼命了,就不愿意去干活了。

  这个原因一旦找到之后,我们看,经过毛主席延安整风,共产党、这支军队、它领导下的人民群众,都不怕难了。不怕难就行了。有了这个不怕难的精神,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咱们北京,1950年咱们在朝鲜半岛打两个八国联军。世界上没有这么伟大的国家。

  这说的是打仗,搞建设也一样。一穷二白的新中国靠啥过上好日子?刚才孙立城同学说得非常好,很朴素的一句话——艰苦奋斗。

  由艰苦奋斗可以衍化出许多别的精神来,西方国家要成为列强,它也要有这个精神。刚才我们看了周总理的原文的题词,周总理说的那几句话,我们简单地说一下。第一条,“政治挂帅,思想领先”。我们想一下,美国是不是这样的?美国为什么能成为第一强国?美国首先是个最讲政治的国家:美国人跟你交往,先判断你的政治立场;美国人做事第一秘诀就是“政治就是思想”——这就是“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第二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美国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大国,是不是这样做的?是。美国是靠外援吗?是靠引进外资吗?不是这样的吧,美国更没有一大批内奸吧!你看当年美国是怎么赶走英国的,怎么进行人家的独立战争的?美国成为强国的秘诀也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有了后来的日子。所以周恩来总理概括的这几条,不仅是大寨精神,它是具有普遍的价值观的意义的

1007fc128ffeab9902d50a8e1e6f7ff7.jpg

  大寨战天斗地的精神我们不用多说。特别是今天我们站在的这个地方狼窝掌——我小的时候很多曲艺作品都在唱《三战狼窝掌》,什么快板书、大鼓书都唱——可以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个土地并不大,但是非常神奇。那边是虎头山,这边是狼窝掌,一虎一狼——虎狼成群的地方本来不宜居。我们从这个命名就知道,它是不宜居的地方,但是就靠人的力量,硬给它建成了宜居的地方。

  刚才那边有一块“教育青年田”。为什么叫教育青年田呢?解放前那块地就两亩多,是一块地主的地——最好的一块田,亩产只有一百多斤。这一百多斤呢,还得交给地主六十八斤。贫下中农当然就控诉:地主剥削太狠了、太惨了。但我们想:就算剥削不惨,就算不剥削,就算你是那个地主,一亩地就打一百多斤粮食,这国家能富强吗?哪怕都是地主,你都富强不了。中国人这么多,地这么少,给你们家家户户几亩地,你一年打几百斤粮食,不行啊!

  在大寨出名之前,大寨的党支部就已经带领群众取得很大成就了。到它出名的时候——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大寨最差的田亩产都已经超过解放前地主那块地了。它的亩产眼看着二百多斤、三百多斤、四百多斤、五百多斤,就已经一百斤一百斤地上来了,但是那个时候大寨没有出名。就是我说的,人家大寨不是为了出名,人家是为了过日子,是为了真正地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但是后来呢,这人啊,只要干得好了,他不可能不出名。就像陈永贵自己说的,“成绩不说,没不了。”你的成绩,你不说,别人会说,早晚会有人知道的。就像我北大那个同学,毕业之后去卖猪肉去,他想隐姓埋名埋不了,早晚被记者发现:原来是一北大状元在这儿卖猪肉呢。所以说,成绩不说是没不了的。后来大寨成名了,全国都知道,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一宣传,“大寨精神”出来了。

  大寨精神宣传得多了,学了二十多年大寨,难免就有一些地方学的是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很多人认为学大寨就是种梯田,或者认为学大寨就是种地。比如说,我小时候,明明在东北——大平原地区,当时我上小学,在我们小学后墙种了一溜玉米。那才可笑,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孩子哪会种地啊?种的玉米,长得跟香蕉那么大。后来我们老师就批评我们:学大寨不能这么学,学大寨不要学形式,学的是精神。精神对我们来说并不需要补课、不需要去重复,需要的是实践。

  新时代的大寨精神

  一、尊重科学

 

  我们今天日子过好了,第一,是要不忘前人;第二,要思考我们从前人那里继承的这种精神对这个时代是不是还有用。大家普遍感觉,我们这个时代青少年不能吃苦了。不能吃苦在一定程度上有情可原,责任在我们50后60后没把孩子教育好,我们太溺爱孩子。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大时代的原因。另外,我想额外说一点——我们多年来宣传忽略的一些问题——大寨精神是不是只是我们前边说的那几条?那几条当然非常重要,讲政治、有骨气、艰苦奋斗,这都非常重要,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些材料里面隐藏着、但我们可能没注意的问题。

  是不是一个人艰苦奋斗就能成功?比如我们过去有句话,叫“有志者事竟成”。你看我给粉丝题词我都不题这句话,我题的是“有趣者事竟成”,我题的是“有趣竟成”,我认为有志不一定成。你光决心干一件事,这事就能成了?那就联系到我们今天要说的“三战狼窝掌”。

  三战狼窝掌,七沟八梁一面坡——前六个沟都治理好了,那些都没宣传——狼窝掌是最大的一条沟,最难。当陈永贵决心治这条沟的时候,群众也都有畏难情绪啊,说这条沟能治了吗,但是他们很相信党,很相信陈永贵——我们也知道陈永贵这人个人智慧了不起。所以陈永贵和党支部下了决心:“群众拥护,那咱就治吧”。决心有,能吃苦,1955年冬天,就在这里垒了石坝,造了海绵田。确实造出来了,但是到夏天一场大水,冲得一干二净。我们可以看这地势,很清楚嘛,只要山上一股洪水下来——你不要说当时那个五十年代,就是今天,我们祖国各地洪灾造成的损失多大啊,台风造成的损失多大啊!人能跟老天爷抗吗?我们说的“战天斗地”不是没有原则没有条件的“战天斗地”,你得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才能战天斗地。老天爷就不让你在这里种地,你非要种,非得垒上石坝种上田,它给你冲了。但是大寨人了不起、有骨气,说:“老天爷欺软怕硬,我们再来一回。”1956年又来一回,这一回建得比去年更坚固,具体的过程我们不讲了。但是这老天爷也是跟他较上劲儿了:“好嘛,你不服?不服再来一回!”我读这材料的时候,我觉得很像读《圣经》。《圣经》里那个残暴的上帝就是这样的:“你不信我,不信我灭了你。”叫“上帝的手指”,上帝手指头一伸出来,第二年一场洪水“啪”又给它冲了。大寨人还不服,陈永贵还不服。我们想,假如咱们是群众,开始给领导提意见了,说:“算了吧,这事咱胳膊拧不过大腿。”但是这党支部决心一定要成功。可是你如果是如法炮制,那不是年年建年年毁吗?为什么一战狼窝掌失败了,二战狼窝掌失败了——其实大寨朋友告诉我们,这只是大战的几回,小战一共七回——第三回他怎么就成功了呢,是不是老天爷就怕了你们这股邪气了呢?不是。我觉得我们学大寨精神忽略了这一点:大寨精神里面其实包含着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叫尊重科学。

934a4539bbabe4ff1cf884c9bd85c1a1.jpg

  我们读了陈永贵那些材料就会发现,这个人不是一个莽夫,不是一勇之夫,他智慧着呢、他聪明着呢。他说的那些话,现在的博士都说不出来,现在博导都说不出来,那些话可不是随便的调侃的顺口溜,里面都包含着哲理。

  陈永贵他肯定也想:如果这回领着乡亲们再干一年,再不成功,我这面子往哪儿搁呀?这人得有面子啊。这个时候,科学就发挥作用了。我看当年“三战狼窝掌”的材料:陈永贵在家里也想办法,他忽然看见外面下着大雨,他说咱住的是窑洞啊,窑洞上面就是山,窑洞上面这个山多沉呐,这窑洞咋不塌呢?咱垒这石坝就塌了,这窑洞它怎么不塌呢?他一想,就开窍了。我们大家虽然没住过窑洞,但是都知道,窑洞是什么形状呢?窑洞是拱形的。陈永贵可没上过建筑学院,陈永贵可能不懂建筑学原理,我估计他连几何都没学过,但是他就凭他的生活智慧,他悟到了:噢,这个东西,它就能够分散这个压力。一下就通了。我们小学都学过赵州桥,对不对?马上他就明白了:以前咱这个精神没错,但做法可能不科学,做法是硬碰硬。一旦想明白这一点,就成功了。“三战狼窝掌”成功在哪里?他建的都是拱形坝。一方面,石基非常结实,夯实了;另一方面,主要是他利用了科学原理,洪水再来,通过拱形就把洪水的压力给卸掉了。

  我们后来宣传大寨精神,特别强调它不怕苦、不怕困难——敲钢钎,手都震得直出血;抬石头多么危险……那的确非常感人。为什么?那个时代就需要宣传这种精神,这是那个时代的需要,每个时代的解读是不一样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就能解读出一种新的精神来,叫“尊重科学”。

  有些地方盲目学大寨,为什么不成功呢?它学了大寨不成功,还回来埋怨人家大寨,说,你们这个经验不好使。不是人家经验不好使,你没读懂。我去过河北沙石峪,沙石峪其实也不是蛮干,也是尊重科学。都是失败过,从失败中找到经验。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强调大寨精神,第一条我们得想尊重科学。有了尊重科学,再加上艰苦奋斗才能成功。

  二、智慧管理

 

  我想说的第二点大寨精神是什么呢?是智慧管理。

  我们过去宣传陈永贵也好,郭凤莲也好,是把他当成一个无产阶级英雄、一个农民模范,当成一个个体英雄去宣传的。这个宣传也是对的,而且也是符合以前那个时代的精神的。可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不是成天讲管理学吗?我在北大经济学院,我就讲《毛泽东管理学》。我说毛主席首先是古往今来第一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把整个中国当成一个大公司来经营。这个公司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到他手里,20年功夫,变成世界第一大公司。我一个公司一个公司我干不过你国际资本,我全中国是一个公司,你谁干得过我?他的这个经营理念是非常前卫的。

  毛泽东时代产生的那些领导干部英雄,我们今天换一个角度看,他们都是管理精英,特别会带团队。我们今天不是经常学各种管理学吗?机场那里边儿经常放着各种管理学鸡汤,你学了也白学,学了没用,学了发不了财。我们北大经济学教授炒股都照样亏本,你没有经验是不行的。你会发现,陈永贵说的那些话,其实都是管理学的规则。你把那些话抄下来,假如你是个企业领导,哪怕你开个小饭馆,对你都有用。毛泽东的很多话也是管理学的原则,比如说“党指挥枪”,这是管理学的金科玉律。你要想一想假如你是个公司老板,你那个公司的枪是什么?党是什么?毛主席为什么说“支部建在连上”?

  我们回来看看大寨,陈永贵是怎么带团队的。他那几百人,他怎么把它组织起来的,他这有很多管理学的奥秘。比如说,我们今天有一个管理学的理论,叫做“扁平化管理”。什么叫扁平化管理呢?就是减少中间的官僚阶层。因为中间的官僚阶层,形成了一个官僚利益集团,他们会抵消上面的政策,简单地说就是欺上瞒下。这不是人品问题,这是结构必然造成的。只要中间管理层多,师长的命令传到班长的时候,早都变形了。到团长那儿歪曲一次,到连长那儿再歪曲一次,到班长那儿听到的一定不是师长的原话。但是你看陈永贵,他都当到副总理了,每年坚持二百来天回到大寨来劳动。他劳动可不是摆样子的劳动,是真干呀,他就是社员一分子啊,计工分啊。他跟大家一块儿在地里干,你说他还用成立一个“纪委”来监督吗?他根本就不需要专门养活一群人当纪委,干活的时候大家就互相监督了。还不是那种没有人情味儿的监督,干着活、说着话,谁好意思偷懒?一块儿在地里劳动了,你都不好意思偷懒。所以说,这是又有人情味儿,又高效率的一种生产方式——这是管理学的一个奥秘。

43df973f30626561c0891f8115bd4978.jpg

  中国在毛泽东时代,是管理学最先进的。我们曾经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派人到西门子公司去学习管理经验,一进西门子公司,门口写着——“鞍钢宪法”。德国人很奇怪:你们为什么跑我们这儿学管理呀?我们是跟你们学的。到什么日本丰田公司、三菱公司、松下公司学管理,他们都是从咱这儿学去的,都是从王进喜、陈永贵这里学去的。毛主席的经验,也是从基层工作中总结出来的。

  还有陈永贵组织的那些“铁姑娘队”、“十八罗汉”、“老英雄队”,还有“老石匠”——郭凤莲写了一首诗《老匠》。我们只是从宣传英雄人物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了,其实这是一种管理学的秘诀。家家户户的大姑娘,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劳动力。你要不让她出来干活,她就在家闲着或者做做饭,把她组织起来,并且给她命了一个名——叫铁姑娘队,这个人她就不一样了。就像我们今天电视台搞的“感动中国”一类的,你只要有这么一个名目,这人的精神就变了,而且你也不用监督他了,他自己就跟上了发条一样的。这就是组织管理学的一个功能。所以说,像陈永贵这样的人,他其实是管理学大师。

fcff9664cbd36a1e17f0f8da815cf080.jpg

  我们今天的经济运作方式和当年不一样了,我想假如陈永贵他老人家活到今天,哪个国际跨国公司把他请去,一定能够使他这个公司兴旺发达。他一定还能够总结出无数的——用他的话说叫“新套套”。他有无数的新套套,他每年都有新的,他说要没有这个新套套,你这个就一定会被人家甩掉。所以我从他这儿就悟到了这个道理。

  三、感动上帝 

  大寨精神对我的启示,还有第三点,叫做:感动上帝。

  我们说大寨精神战天斗地也好,艰苦奋斗也好,大家最容易想到中国古代的哪一个寓言?大家一想就知道了:《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战天斗地是它的精神。《愚公移山》也是毛主席老三篇的最后一篇。毛主席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我有一个视频专门讲《为人民服务》的,以后有机会我可以讲讲《愚公移山》。《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也了不起,《愚公移山》是毛主席在七大闭幕式上的发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若干次代表大会,七大可能是最重要的大会——那是我们党的转折点,开完七大,革命迅速就胜利了。可是这么重要的一个大会,这么重要的一个闭幕式,毛主席怎么讲话的呢?就讲了个段子。这是没法想象的。我们这么严肃的大会,作为党的领导人,肯定要很严肃地念一篇报告:第一点、第二点……第二点分六点……肯定一般是这么讲的,可毛主席没有这么发言。毛主席为什么是第一白话文大师呢,他就给你讲了个段子:古时候有两座山,有个老头,这两座山阻挡在他家门前,叫滴滴打车也不来。然后这老头怎么办?领着儿子孙子要把这山搬走……后来我们就宣传“愚公移山精神”,于是全国各地涌现出很多“愚公”。艰苦奋斗不用多说了,但是我们都忘了有一点:愚公家门口那两座山是他们这么挖掉的吗?我们都知道,愚公移山的结尾不是这样的。虽然他说得很豪迈,“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说得特别豪迈,可是最后我们看结局——这山不是他们这一家人挖走的。最后怎么搞的呢?叫“感动了上帝”。上帝说:“这老头儿真牛,老头不容易,别让他这么苦了。”就派了两个大力士,把这两个山扛走了。然后毛主席就借这个故事,话锋一转,说:“我们共产党就是这愚公,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上帝是谁?上帝就是中国人民。”

  我们今天上午去看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其实我们损失很大,但是百团大战显示出来的,就是一个“愚公精神”。你日本帝国主义,就是这个大山,我确实搬不动你,但是我也要搬,我不怕牺牲不怕吃苦,我搬你,最后我感动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一起来,就把这山搬走了。共产党起的是一个先锋队作用,它要感动上帝。我们想想,大寨精神不也是如此吗?大寨精神一开始是愚公移山,天天移,我们都知道。刚才导游跟我们讲得很具体,比如那个铁姑娘队,早晨起来担着粪上山,干了一天的活儿了,晚上还不能空桶回去,还要担着石头回去。这真是愚公,活愚公啊!可是我们知道,最后大寨不仅仅是靠他们的奋斗。因为它感动了全中国人民,它感动了全世界人民。就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有几年,每年来访问的人次都达到一百万以上。好像最高的一年,1967年,达到三百万。人口只有几百人这样一个小村子,能够一年来三百万人,这是想想都头皮发麻的一件事情。所以说,大寨很多后来的成就,是得到了八方支援。

  我们刚才上虎头山的路上,看到了三个水池。这三个水池叫什么池?军民池。说的是解放军帮助它。解放军都帮助它了,周围的很多很多人也都来帮助它。那是不是学生来劳劳动,工人来劳劳动,帮它干了很多活儿?帮它干的活倒不重要——比如外地人来,也不会干农活,有时候干活还不够添乱的呢——主要不是干活,最主要的帮助是科技帮助。这一点就跟刚才我说的那两点结合起来了。尊重科学、智慧管理,再加上外部的科技援助。

8208842903a4e3fcff35a293842dd363.jpg

  陈永贵特聪明。到后来他就把地都连成块儿了,原来最大的地就一亩多,到后来,最大的那块地有二十多亩,二十多亩就可以用拖拉机了,就可以使用机器了。而且在种子、化肥等几个方面都得到了省里科技力量的支援,山西省农学院等机构都把自己最新的科技成果拿到大寨来实验。这不都是感动上帝吗?这全是感动上帝。所以它就有了一个精神上的后盾,也有了很多物质上的后盾。

  那个时候大寨精神,就渗透到了其它一些题材的作品里。很多七零后以上的朋友可能会记得样板戏里有一出戏,叫《龙江颂》——我不知道在场的朋友有没有还记得《龙江颂》里的唱段的——《龙江颂》其实歌颂的就是一种大寨精神。大寨自己发达起来了,还去帮助邻村,这也成为当时山西省的一个经验,叫“一带二”。后来说看情况,你一带三、一带四都行。《龙江颂》讲的就是这个精神——“龙江风格”。《龙江颂》的故事本来是福建的一个故事,其实也是大寨精神。其中《龙江颂》里有一段唱,叫“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它其中回顾几年前这里是荒滩一片的时候,那个唱的就是像“三战狼窝掌”一样,就是把不能够产粮食的荒滩变成米粮川。江水英唱的,这个是旦角,我唱个意思:

  “几年前这堤外荒滩一片,

  是咱们用双手开成良田。

  冒冬雪迎春寒长年苦干,

  才使这荒滩变成米粮川。”

  我们看她唱的,其实不就是大寨的这个经历吗?她唱的跟大寨经历完全一样——荒滩一片,经过艰苦奋斗,然后变成米粮川。正因为变成米粮川了,舍不得把它淹掉。但是后来是为了支援后山那九万亩良田,把他们这个三百亩良田淹掉了。

  可是大寨呢,比那个穷多了,大寨就这么几块地。但是你别看就这么几块地,经过它这么一战天斗地,加上科学管理等等,很快就“过了长江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过长江”是什么意思,那时候有几个指标,先是“上纲要”,然后是“过黄河”“跨长江”。最高的是“跨长江”,就是亩产超过八百斤。因为当时陈永贵这个成就不是获得了中央肯定表扬嘛,就有人说他坏话——因为嫉妒嘛,就有人派记者来暗访,跟今天一样,派了记者来暗访,说“这大寨数字虚假,亩产根本没有那么多。”这个情况汇报到周总理那儿了,周总理专门组织人再来实地核查了一次,最后清清楚楚地算出,它的亩产是八百零九斤,所以确认它是“跨了长江了”。

  朗诵《理想之歌》片断

  来自孔和尚

  00:0000:33

  其实陈永贵这个人,他是非常实事求是的,他绝不吹牛。就在吹牛最盛的“浮夸风”那一年,全国许多地方都吹牛,什么亩产一万斤等等。那个时候整个晋中地区,除了大寨之外,全都吹牛,至少都说自己亩产一千斤。然后省里也给陈永贵施加压力,说:“永贵呀,你看看人家这个情况,你们大寨打算亩产多少斤呐?”陈永贵说:“我不管别人多少斤,我实事求是,我们那儿就亩产五百多斤。”“这五百多斤太落后,这怎么能行呢?人家别的落后的大队都至少一千斤,你大寨怎么能五百多斤呢?你这样还想不想当劳模了?”陈永贵说:“我宁肯不上天安门,决不虚报多一斤。”那个时候陈永贵就有这个劲儿,他说“我宁肯不当劳模,顶多不去天安门”,最后他报的就是五百多斤。结果这个数字报上去之后——我们知道毛主席他老人家自个儿就是农民出身,毛主席他不知道一亩地能打多少啊,所以他看什么亩产什么一千斤、三千斤、一万斤,他看了都恼火得不得了——他一看陈永贵这个,“这是老实人,这是好人,这是对的”。我们知道毛主席当年,为了突破浮夸风,他专门给全国的生产队长写了一封公开信,说:“不论上级怎么给你们施加压力,不要听他们的,要绕开那些官僚。我们能够增产一百斤都不得了。”中国什么情况他清清楚楚,比如说去年打了六百斤,今年打七百斤就是伟大的成绩,就是了不起的胜利——这是毛主席亲自来纠正浮夸风。所以陈永贵同志照样年年上天安门。后来我们都知道了,1964年——就在孔老师出生的那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5周年的时候——那一年了不起,那一年中国发生了许多许多大事。比如说,我们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所以老有人说“孔老师是原子弹崩出来的吧”。还有,那一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发出号召——“农业学大寨”!

ed02af01884c31b8c8da2c2a268fbff5.jpg

  这大寨一个生产大队它增产那点在全国算不上什么,可是全国多少个村呢,全国几百万个村。所以后来到七十年代,我们就完全实现了粮食自给。我作为一个城市人,每年夏天看见公路上晒着长江黄河一般的战备粮,那真是“吃不完的粮食”的感觉。我们从1962年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的统计,就没有一年不是“粮食大丰收”的。所以有的时候我对电台挺烦的,它老说“今年又获得了粮食大丰收”,我说“哪年没丰收啊,这有什么可吹的”。这人享福惯了就不行了,就觉得丰收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了。其实我们知道,丰收背后有多少农民的血汗。我是城市人,小时候老师家长老说什么“要感谢农民的血汗”啊,或者“粒粒皆辛苦”啊。这个道理都懂,但是你感同身受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小时候,有的时候去“学农”,到郊区生产队里去劳动一次,累得跟孙子似的,回去了之后才知道,农民真不容易。而这个大寨,它不是一般的不容易。

  所以大寨精神流传到今天之后,我觉得它硬的方面、软的方面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一个宝库。战天斗地的精神我们应该还有——没这精神,中国肯定垮——但是中国是一个很理性的民族,中国不是一个蛮拼的民族,中国人是非常讲究技巧的、讲究智慧的。所以我们今天在各个领域各个单位,很需要有陈永贵这样的人——他能够实干、有智慧、有眼光。

  另外,从陈永贵他这个老人的经历来说,他就体现了毛主席在一首诗里写的“六亿神州尽舜尧”。“六亿神州尽舜尧”其实是一种儒家精神,可是在古代儒家精神并没有实践。尽管孔孟都认为普通人能成为圣贤,但是普通人大面积成为圣贤——像陈永贵如果在古代就算当到了副宰相的这个位置了——那只有在毛泽东时代它才实现了。所以我们今天朝野上下,从党中央到民间,提起陈永贵,那大家都是尊重的。“英雄!了不起!汉子!”——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也很能理解,大学者、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他为什么要在学大寨运动都过去了的那个时候把自己的骨灰葬在虎头山。这个是非常意味深长的。

  我想我总结的这几点,可能对我们新时代的学传统、继承红色经典,别有意味。

  《毛主席号召咱农业学大寨》

  孔:你们会唱跟学大寨有关的歌吗?在你们记忆中还能回想起来吗?

  老王:我能回想起来。记得当时我在山东,是1974年,当时有个歌就唱得非常有意思。那个歌我唱一唱。

  孔:你唱两句唱两句。

  老王:“毛主席号召咱,农业学大寨。咱就把学大寨精神,高高树起来。热爱国家,热爱集体……”后面的词想不起来了。

  孔:后边我替你唱,“要把山河面貌改。劈山山让路,引水水就来,满腔热血化冰雪,双手迎得幸福来。”好,就用这首歌作为我们的结束。我们再一次向大寨人民表示敬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