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大洋,危难时刻显身手

作者:于超 谭浩  更新时间:2017-07-14 09:09:58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海军某防险救生支队不畏艰险锤炼海上救援保障能力

2.jpg

  盛夏时节,一场援潜救生演练在黄海某海域展开。演练中,海军某海上防险救生支队操纵深潜救生艇对多艘不同型号潜艇进行实艇对接救援,创下一次转移救援艇员和连续救援潜艇数量的新纪录。

  作为一支组建才几年的年轻部队,该支队是我国应急救援“国家队”之一,担负着全海域应急救援任务。组建以来,支队加紧构建“大深度、中远海、多样化”防险救生体系,加快提升全海域、多平台、一体化援潜救生能力,先后完成数十项重大任务,成为一支忠诚无畏、能搜善救的过硬海上防救劲旅。

  防救部队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险情不等人!必须边建设、边训练、边遂行任务!”几年前,该支队刚组建就面临这样的严峻考验。支队官兵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身战斗力建设,在陌生环境和恶劣水文气象条件下自设难局、危局和险局,最大限度挖掘作战潜能。

  去年冬天,该支队组织的援潜救生演练在严寒中展开。官兵发射救生抛投器,布放救生吊篮,入水探摸;深潜救生艇紧急下潜、实艇对接。10名潜艇艇员被成功“救出”……

  天冷水寒、浪高流急,全要素训练考验着每名参训官兵。“救援行动的时间、海域都不确定,必须让官兵在恶劣环境中锤炼救援硬功。”回顾这次演练,支队长杜长余说道。

  随着海军战斗力建设加速发展,作战舰艇航迹由近海向深蓝延伸,防救部队的使命任务更加艰巨,亟待形成全海域、多样化、大深度的核心防救能力。

  渤海畔某机场,晨曦微露。在螺旋桨卷起的强大气流冲击下,一架运输机如翱翔的雄鹰,快速爬升至800米高度。“飞行高度800米,抵达目标区域,间隔两秒依次跳出。”队员们陆续跃出机舱,扑向大海。轻风掠过,伞花绽放蓝天。

  全军首支航空救生分队海上伞降成功!上天能跳伞、入海能深潜、战场能救护,该救生部队已初步练就海上救援硬功。一旦险情发生,航空救生分队能够将援潜人员、装备和物资快速准确地投放至失事海域,在中远海援救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几年来,该支队先后创下氦氧潜水、饱和潜水、最大下潜深度等多项纪录,实现了由浅水救援向深海救援、由近海救援向远洋救援、由辖区保障向跨辖区保障的转变,战斗力水平不断跃升。

  防险救生工作专业性、高危性、应急性特征尤为明显。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不能干,没有执著的事业追求不会干,没有过人的勇气胆魄不敢干,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愿干。在一次次直面生死的挑战中,支队官兵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带头下水”“关键时刻以命换命”的防救精神。

  2015年,在紧急援救“东方之星”失事客轮任务中,长江急流速度达到4节,远远超过了潜水作业安全流速的限定,而且江水浑浊,潜水员在水下十分危险。搜救任务十万火急!该支队迅速组织动员,昼夜不停地展开搜索打捞作业。

  “现在流速是‘红线’的两倍,你们居然能坚持完成水下探摸、打捞任务,不可思议!”在作业现场,一位地方同行发出感叹。

  正是平时的厉兵秣马、枕戈待旦,铸就了任务中的从容与果敢。支队多艘舰艇年均出海200余天,即使靠在码头上也时常担负应急援救任务,常年保持战斗出航状态。

  该支队不仅担负军内、地方战备救援任务,在国际援救任务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12月,正在印度洋执行任务的该支队长兴岛船接到为马尔代夫马累市紧急输送淡水任务。他们全速航行50多个小时、1000余海里,一靠码头便立即实施供水作业,来自中国海军的“远水”缓解了马尔代夫人民的困难。当习主席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提及此次供水援助任务时,支队广大官兵备受鼓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每逢国家重大活动,该支队都担负着水下安检任务。为确保万无一失,支队官兵进行全方位水下探摸安检,不遗漏一片水域、不放过一个疑点,实现了水下安全“零隐患”。

  磨剑为其利,练兵待有成。如今,该支队已具备对现役所有型号潜艇极限深度援潜救生能力。

  上图:该支队官兵参加“环太平洋-2016”演习。王昶鑫摄